搜索
东西几山隔,石径不容车。
那知厚地底,自然成井渠。
甘余留齿颊,清足鉴眉须。
不用瓶罍貯,累累似酒酤。
猜你喜欢
诗界千年靡(mí)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
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
靡靡:柔弱不振。
什九:十分之九。亘古:从古代到现在。
梁启超的《读陆放翁集》作于他一八九九年戊戌变法失败后出走日本期间,写的是读陆游诗集引起的感慨。这里所选的是其中一首。
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指出千百年来诗坛柔弱不振的总趋势。在这种柔媚纤弱的风气笼罩之下,那种刚健雄直的战斗性和勇于为国家献身的精神也消亡了。所谓「兵魂销尽国魂空」是「靡靡风」最突出的表现。作者格外强调这一点,乃在为下两句蓄势,抹倒「诗界千年」,正是为了突出一人。「集中十九从军乐」指诗题给出的《陆放翁集》。在「兵魂销尽国魂空」的「千年」诗界,唯有陆游的诗集里,十分之九都是抒写卫国从军的渴望和欢慰的。所以末句「亘古男儿一放翁」,使足笔力推崇陆游是从古至今的诗人中一个真正的男子汉。诗末梁启超自注云:「中国诗家无不言从军苦者,惟放翁则慕为国殇,至老不衰」,将诗意说得就更明确了。全诗写得极为概括凝练,雄直警策,这些都表现为「诗界千年」同「一放翁」的艺术对比所显示出的鲜明性。
梁启超格外推崇爱国主义和为国而战的「尚武精神」,他认为「中国人无尚武精神」,表现在诗里,则所谓「诗界千年靡靡风」,因而他倡导「诗界革命」,欲改造文学,振作民气,达到救国拯民的目的。这首诗可说是其发自心声之作。
红映阑干绿映阶。闲闷闲愁,独自徘徊。天涯消息几时归,别后无书有梦来。后院棠梨昨夜开。雨急风忙次第催。罗衣消瘦却春寒,莫管红英,一任苍苔。
年华摇落自骚骚,衰境牵人更畔牢。
月里惊乌愁夜永,箧中团扇恨风高。
烟霏曲霤蜘蛛织,气袭空阶蟋蟀号。
恩重才疏归计晚,可怜身世一鸿毛。
游人似蚁磨边旋,惊怪壶中有别天。
铁画谁如奎画妙,锦湖赛过鉴湖贤。
悬知星照严光濑,不管江通鲁望田。
昭代未应无狗监,诵公新作冕旒前。
故交落莫返江滨,送客何堪又送春。天下有情俱惜别,坐间无语不伤神。
卖花声歇闲深巷,拾翠人稀驻画轮。此日风怀且中酒,朝来惟见绿阴新。
每因斋戒断荤腥,渐觉尘劳染爱轻。六贼定知无气色,
三尸应恨少恩情。酒魔降伏终须尽,诗债填还亦欲平。
从此始堪为弟子,竺乾师是古先生。
城外浮岚翠巘开,桥边新涨绿波回。鸣鞭紫陌游人出,结轸青郊上客来。
南浦草芳春雨过,东园花信晚风催。昏钟杳杳寻归路,飞盖飘飘带晚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