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月光流如酥,天影湛於水。
饥鹤啄梅花,风吹酒波起。
猜你喜欢
月色如湖水,幽光冷竹床。怀人双泪湿,作客五更长。
烛影摇空壁,砧声碎晓霜。不须怨飘泊,今夕始他乡。
著籍占杜曲,别业在临淄。鸡号夜铎静,汗血逐膏脂。
纵横一握算,颠倒逢笑嬉。举俗以为妙,纷纷尽愚痴。
不见朱公子,千里来相师。偶然得我策,沼吴航妖姬。
秘此枕中术,若有千岁期。大化常不偶,日与人事移。
人事多乖忤,汝计不得施。君看货殖传,刀间有衰时。
官居鼎鼐只儒酸,雅淡襟期耐岁寒。拂袖乘箕天上去,斑斑青史后人看。
朱鸟光连河汉深,鹊桥先为架秋阴。银釭照壁还双影,绛蜡交花总一心。
地久天长频致语,鸾歌凤舞并知音。人间若问章台事,钿合分明抵万金。
云卷层峦,看滚滚、苍松齐下。谁得似、赏心寻乐,吾生如画。
夜锁江山量梦力,天遗风月偿诗价。笑相随、蜂蝶入花丛,堪称霸。
若择友,非陶谢。当为主,无迎迓。已自成礼乐,不忘耕稼。
曲水明眸垂柳醉,东君美貌娇莺嫁。纵风情、永爱瓮头春,多闲暇。
一法元无万法空,个中那许悟圆通。将谓少林消息断,桃华依旧笑春风。
翳(yì)日多乔木,维舟取束薪(xīn)。
静听江叟(sǒu)语,尽是厌兵人。
许多乔木遮住西下的夕阳,我系住行船取来一捆柴薪。
静听那江边上老翁的谈话,原来都是厌恶战争的人们。
参考资料:
1、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十二):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104-105
2、尚作恩等.晚唐诗译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280-281
翳:荫蔽。乔木:高树。维:系住。束薪:一捆柴薪。
江叟:江边老翁。厌兵:厌恶战争。
作者对军阀所进行的战争持否定批判的态度,对遭受战争之苦的人民怀着深厚的同情。这首诗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唐末长期战乱后沿江农村的残破景象和人民强烈的厌战情绪,富有时代气息,为唐末优秀的诗作之一。
这首诗开始塑造了凄寂悲苦的意境,描写了诗人自己的活动。在乔木遮住了西下夕阳的时刻,诗人系住行船,取来了一束柴薪。这就使三、四句的描写有了着落—诗人停船之后自然听到了江边老翁的谈话,而江边老俞谈话的内容便是这首诗要表达的主要思想。“厌兵”是江边老翁谈话的中心,也是诗人的现点,也是这首诗的主题。一个“尽”字说明人们(包括诗人自己)“厌兵”的程度,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是多么深重。
在表现艺术上,诗人直接出场,录其所闻;结句含意比较外露,但却不是诗人直抒胸臆之辞。由于在这首诗中诗人以客观抒情诗人的姿态出现,故而使人更加感到诗境、诗情具有冷静的客观真实性,从而加强了诗歌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