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同云忘冻。密雨廉纤飞动。寒色侵人,正好飞觞。凤炭红生,共约毡炉会,莫听空阶滴断肠。
一望江南烟锁,飘零病叶黄。遥想长安,天气高寒处,早庆丰年雪片狂。
猜你喜欢
斗城池馆。二月风和烟暖。绣户珠帘,日影初长。玉辔金鞍、缭绕沙堤路,几处行人映绿杨。小槛朱阑回倚,千花浓露香。脆管清弦、欲奏新翻曲,依约林间坐夕阳。
闲论修持,修持非草草。猛舍家缘,方求大道。灭尽无明,如轲能养浩。
肯逐人情似桔槔。鷇食鹑居,自然无烦恼。垢面蓬头,心田频扫。
金木相生,就中成至宝。便觉灵光出一毫。
道德清平,贤者真易化。世梦知空,几人放下。厌浊清居,周天运爻卦。
身是行庵到处家。养就圆光,碧虚无执把,万里清澄,自然悬挂。
物外逍遥,潇潇真脱洒。悟者超升学者麻。
帝城春暖。御柳暗遮空苑。海燕双双,拂扬帘栊。女伴相携、共绕林间路,折得樱桃插髻红。
昨夜临明微雨,新英遍旧丛。宝马香车、欲傍西池看,触处杨花满袖风。
遇荒年,每常见。就中今年,洪水皆淹偏。父母分离无可恋。幸望豪民,救取壮家汉。最堪伤,何忍见。古寺禅林,翻作悲田院。日夜烧香频□□,祷告皇天,救护开方便。
高阁逼诸(zhū)天,登临近日边。
晴开万井树,愁看五陵烟。
槛(jiàn)外低秦岭,窗中小渭(wèi)川。
早知清净理,常愿奉金仙。
总持阁高峻直逼云天,登上楼阁好像靠近日边。
晴天俯视,万井之树尽收眼底,五陵烟雾迷茫动人愁思。
凭靠栏杆,看那秦岭低矮;站在窗边,看那渭水细小。
早知佛教教清净之理,希望经常侍奉佛像。
本站。
诸天:天空。
井树:井边之树。
渭川:渭水。
金仙:用金色涂抹的佛像。
写这座高阁的高,诗人用了眺望的视角来写,主要用到了夸张的修辞方法,还加入比喻,对比这样常见的修辞来增加效果。“逼诸天”、“近日边”,这是夸张和比喻,“晴开万井树,愁看五陵烟”,也是夸张,但是在意义上有一种递进,使高阁的形象更具体。“低秦岭”、“小渭川”有夸张地成分但也有对比,拿这样的秦岭渭河来突出总持阁之高。其实在最后的结尾诗人的态度里也有夸张的意思,他当然不会真的为了一座高阁而出家,这里只不过是为了进一步说明这座佛寺古阁的环境清雅视野开阔罢了。全诗其实很有李白式的浪漫,李白的诗句里就常用到夸张的修辞。也就是因为岑参在诗里这样淋漓尽致得专写总持阁之高,所以使作品在整体上有了一种很突出的气势,这样的处理方法在他的诗作里是常见的,这就是前人所说的岑参诗“语奇体峻,意亦造奇”的特色。
竹舆响肩舻哑呕,芙蕖城晓六月秋。露华犹泫草光合,晨气欲动荷香浮。
给孤独园赖君到,伊蒲塞供为我羞。僧窗各自占山色,处处薰炉茶一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