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jiàn)中。
很少有人活动只有桂花无声地飘落,夜里一片静谧春日的山谷寂寂空空。
明月升起光辉照耀惊动了山中栖鸟,不时地高飞鸣叫在这春天的溪涧中。
参考资料:
1、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118-119
人闲:指没有人事活动相扰。闲:安静、悠闲,含有人声寂静的意思。桂花:此指木樨,有春花、秋花等不同品种,这里写的是春天开花的一种。春山:春日的山。亦指春日山中。空:空寂、空空荡荡。空虚。这时形容山中寂静,无声,好像空无所有。
月出:月亮升起。惊:惊动,扰乱。山鸟:山中的鸟。时鸣:偶尔(时而)啼叫。时:时而,偶尔。涧:指的是山间流水的沟,或者小溪。
关于这首诗中的桂花,颇有些分歧意见。一种解释是桂花有春花、秋花、四季花等不同种类,此处所写的当是春日开花的一种。另一种意见认为文艺创作不一定要照搬生活,传说王维画的《袁安卧雪图》,在雪中还有碧绿的芭蕉,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同时出现的事物,在文艺创作中是允许的。不过,这首诗是王维题友人所居的《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之一。五首诗每一首写一处风景,接近于风景写生,而不同于一般的写意画,因此,以解释为山中此时实有的春桂为妥。
桂树枝叶繁茂,而花瓣细小。花落,尤其是在夜间,并不容易觉察。因此,开头“人闲”二字不能轻易看过。“人闲”说明周围没有人事的烦扰,说明诗人内心的闲静。有此作为前提,细微的桂花从枝上落下,才被觉察到了。诗人能发现这种“落”,或仅凭花落在衣襟上所引起的触觉,或凭声响,或凭花瓣飘坠时所发出的一丝丝芬芳。总之,“落”所能影响于人的因素是很细微的。而当这种细微的因素,竟能被从周围世界中明显地感觉出来的时候,诗人则又不禁要为这夜晚的静谧和由静谧格外显示出来的空寂而惊叹了。这里,诗人的心境和春山的环境气氛,是互相契合而又互相作用的。
在这春山中,万籁都陶醉在那种夜的色调、夜的宁静里了。因此,当月亮升起,给这夜幕笼罩的空谷,带来皎洁银辉的时候,竟使山鸟惊觉起来。鸟惊,当然是由于它们已习惯于山谷的静默,似乎连月出也带有新的刺激。但月光之明亮,使幽谷前后景象顿时发生变化,亦可想见。所谓“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曹操《短歌行》)是可以供读者联想的。但王维所处的是盛唐时期,不同于建安时代的兵荒马乱,连鸟兽也不免惶惶之感。王维的“月出惊山鸟”,大背景是安定统一的盛唐社会,鸟虽惊,但决不是“绕树三匝,无枝可依”。它们并不飞离春涧,甚至根本没有起飞,只是在林木间偶而发出叫声。“时鸣春涧中”,它们与其说是“惊”,不如说是对月出感到新鲜。因而,如果对照曹操的《短歌行》,在王维这首诗中,倒不仅可以看到春山由明月、落花、鸟鸣所点缀的那样一种迷人的环境,而且还能感受到盛唐时代和平安定的社会气氛。
王维在他的山水诗里,喜欢创造静谧的意境,这首诗也是这样。但诗中所写的却是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的景物,既使诗显得富有生机而不枯寂,同时又通过动,更加突出地显示了春涧的幽静。动的景物反而能取得静的效果,这是因为事物矛盾着的双方,总是互相依存的。在一定条件下,动之所以能够发生,或者能够为人们所注意,正是以静为前提的。“鸟鸣山更幽”,这里面是包含着艺术辩证法的。
德兴董国度,其字为元卿。宣和举进士,籍籍多文声。
初调胶水簿,其地近东溟。筮日别母妻,匹马赴驿程。
居官未一载,金人忽渝盟。中原相继陷,无由遂归耕。
翀天乏羽翼,俯首走伶俜。流寓逆旅氏,更变姓与名。
逆旅恤畸孤,买姬奉使令。姬性多黠慧,姿色更娉婷。
恻然怜卿贫,孳孳学经营。镌石作巨硙,市驴使旋萦。
粉麦白如玉,贸易入南城。从此日优裕,寒谷化春坰。
新居巧缔构,高楼耸朱甍。陌阡接东西,秋风熟香粳。
开尊醉花月,弦管杂匏笙。卿终不自怿,叹息或涕零。
长跪敬问之,岂妾无异能?家事不牢落,胡为日怦怦?
卿曰尔不知,我实为南氓。家有鹤发亲,无从问死生。
念此心欲折,梦魂亦茕茕。姬言我伯氏,义侠天下称。
卿胡不早言,俾卿得归宁。未几有奇客,轩然过门庭。
虬髯赪玉面,九尺长身形。高骑紫骝马,好似汉灌婴。
下马入门坐,气象犹生狞。揖卿使卿拜,此乃妾之兄。
呼童刺羊豕,开燕罗兕觥。酣饮直至夜,月影移前楹。
姬起属前事,郑重语加精。是时金人令,南官不自鸣。
便差县官缚,藁街受极刑。卿因讳其说,踧蹐弗能胜。
客乃奋髯怒,责卿何不诚。我以女弟故,冒禁挟子征。
卿胡反致疑,视我为凶伧?急取告身来,庶几足依凭。
不然擒赴官,命与鬼录争。卿惧不敢喘,有言一一听。
客去甫一日,控马来相迎。命姬欲共往,姬谓幸少停。
卿先随兄去,不必怀战竞。妾有自制袍,赠卿意盈盈。
兄或持金赠,示之辞弗承。仓黄别就道,有涕如悬缨。
疾驰至大海,海舟在水横。客令卿前登,迅速类建瓴。
舟人敬日畏,一如事神明。未渴奉马湩,未饥具羊羹。
财方达南岸,客已在旗亭。勺酒对卿饮,论言极崇谹。
历陈太夫人,年已近耄龄。赤手得返国,何以娱其情。
黄金二佰两,卿当置诸絪。卿谢不敢受,客竟委之行。
卿追至门外,举袍若悬旌。客骇且大笑,吾妹实豪英。
吾事未能了,有怀当再倾。卿归拜慈母,慈母惕然惊。
意谓从天降,稳驾仙人軿。南北望已绝,音耗无由侦。
今晨得再见,死草再发荣。喜极继以泣,阴云为冥冥。
妻儿亦亡恙,一一列前庭。更阑共软语,秋花上青灯。
取袍当户著,袍缝烂然赪。箔金满中贮,碎若剪凤翎。
逾年客果至,携姬重合并。乡人竞聚观,皆曰见未曾。
朝廷录卿官,添差尉宜兴。卿妻曰余氏,悍妒仍骄矜。
遇姬多亡状,禁摄如冻蝇。甚或加棰掠,人谏了不惩。
卿力弗能制,白昼若沉暝。姬因不告去,飘若风火升。
吾闻古义侠,史册每足徵。受恩能尽死,义重身则轻。
未必识书传,文华耀晶荧。卿为名进士,岂不读圣经。
奈何负恩义,犬豕羞为朋。追述义侠歌,读者当服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