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水中伫立思无际,何月何年负此身?人说痴顽唯是我,谁知机巧倍伤神。
红楼梦里多情种,青埂峰前失意人。渺渺茫茫远归路,一心犹带十分真。
猜你喜欢
小院新凉,晚来顿觉罗衫薄。不成孤酌(zhuó),形影空酬(chóu)酢(zuò)。
萧寺怜君,别绪应萧(xiāo)索。西风恶,夕阳吹角,一阵槐花落。
天色已晚,小院里忽然添了几分寒意,便觉得此时衣裳有些单薄了。一个人独饮闷酒,对着自己的影子对饮长歌。
我怀念在萧寺中惺惺相惜的友人是否衣缕单薄,不抵风寒呢。西风劲吹夕阳,随着晚风,天气转寒,自是那槐花也承受不起这寒风,萧萧索索,落了一阵。
2、聂小晴编著.《中华经典藏书纳兰词》:中国华侨出版社,2013年:第83-84页
罗衫:丝织衣衫。酌:饮(酒)。酬酢:客相互敬酒,主敬客曰酬,客敬主曰酢。此处是说独自酌饮,唯有自家的形影相随,非常孤独寂寞。
萧寺:佛寺。后因称佛寺为萧寺。别绪:分别时的思绪、情感。萧索:凄清冷落。西风恶:是说西风的猛烈寒冷。角:号角,古代的乐器,多用于军营。
这是一篇思念故友的作品。
词的上片从自己的感官出发,写怀友心绪。词人以“小院清凉”起笔,言及天气刚刚转冷,后句有“晚来”自然说到那一天至傍晚时,天气变得凉了,而由“清朝‘博学鸿词’考试一般设于秋季”可知,此处说的应该是秋凉。秋凉便觉得有些寒意了。念及此处,便想起了那友人,为下片怀人之言埋下伏笔。而此时词人只能一个人驱寒,“形影空酬酢”一句便把词人自己的伤怀念远、孤独寂寞的心情刻画得惟妙惟肖。
下片自然承接到怀念友人处,提及萧寺。自友人处起笔,想起当初跟友人在萧寺中惺惺相惜之情、对饮长谈之景,对比此刻的自己的形影相吊,忽而不觉黯然。萧寺名虽出自萧姓,但也觉萧索之意,遂有下句“别绪应萧索”。此处词人匠心独运,把自己的感情转而嫁接到随后而至的秋凉之感上,又用萧寺做引子,显得十分巧妙有味,意在含蓄地写出词人与好友都是孤独寂寞的处境,心照不宣地邀请好友来府居住。结句以景结尾,满含悠然不尽之意,从容道来,一点都不带滞凝之感,令人遐思无限。
词人此作将自己的思友之情藏起,上片写己,下片转至友人,把笔触瞄准了各种秋景,景语之处,句句怀人,显得尤为真挚感人。全词意境优美,景情交融,极含婉深致。
男儿轗轲徒搔首,入市脱衣且沽酒。行路难,权门慎勿干,平人争路相摧残。春秋四气更回换,人事何须再三叹。君不见雀为鸽,鹰为鸠,东海成田谷为岸。负薪客,归去来。龟反顾,鹤裴回,黄河岸上起尘埃。相逢未相识,何用强相猜。行路难,故山应不改,茅舍汉中在。白酒杯中聊一歌,苍蝇苍蝇奈尔何。
大江秋似练,楚树落清晓。岩际不逢人,翩翩数归鸟。
饶君庭宇静,涧水黄花绕。烂锦照天朗,繁钱承露小。
何当鶗鴂鸣,误识春事了。焉知岁寒姿,独立西风表。
乾坤有清气,欲少未易少。摇落暮春期,美人烟雾杳。
锦城旧例,花市先声,游事经惯。换色芙蓉,纷惹踏枝莺燕。
劫后池台依样好,愁边花木妆春茜。讽金经、怕冤禽万亿,忏除难遍。
尽多少欢场人逐,烂锦年华,凄到心眼。一笑关门,除却种梅休管。
集泽鸿、哀歌舞乐,爬沙蟆贵功名贱。好风光,又看他十年元旦。
曲磴罗奇石,悬崖烂紫芝。披云探石室,疑有牧羊儿。
年年春色属垂杨,金捻千丝翠万行。
今岁草芽先得计,搀它浓翠夺它黄。
云烟七级赤旃檀,龙护金函佛骨寒。
问讯道人春到否,瑞香花谢倚栏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