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覆船山色翠峨峨,栽石藏云不厌多。
达理禅师超彼岸,莫疑身外有风波。
猜你喜欢
隐隐晴空露翠微,也知深处有禅扉。几回待入烟霞去,只恐烟霞不放归。
红娇翠弱。春寒睡起慵匀掠。些儿心事谁能学。深院无人,时有燕穿幕。漏声滴尽莲花萼。静看月转西阑角。世情一任浮云薄。花与东君,却解慰流落。
良闰百年逢,佳辰献岁同。春应随北斗,天与缓东风。
柳带参差翠,花英点染红。韶华供醉眼,未负黑头翁。
沈宋横驰翰墨场,风流初不废齐梁。
论功若准平吴例,合着黄金铸子昂。
这首诗评论了初唐诗人沈佺期、宋之问、陈子昂。初唐诗坛基本是南朝形式主义文学的延续,宫体诗充斥诗坛,文风绮靡纤弱。沈佺期、宋之问总结了六朝以来声律方面的创作经验,确立了律诗的形式,驰名一时,对唐代近体诗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元好问肯定了他们的贡献和影响(“横驰翰墨场”),但也批评了他们在诗歌创作上仍然没有摆脱齐梁诗风。
元好问认为,开唐诗一代新风的诗人是陈子昂。陈子昂复归风雅兴寄,高倡汉魏风骨,上接建安传统,以其诗歌理论和创作实践,终于廓清了初唐半个时纪齐梁余风的影响,迎来了以“风骨”、“气象”著称的盛唐诗歌创作高潮。他的“兴寄”、“风骨”理论成为后人反对形式主义柔靡诗风的理论武器。因此,元好问充分肯定了陈子昂的历史功绩,并将其革新文风与范蠡的平吴事业相提并论,认为也应为陈子昂铸像,以表其功。
地僻人居少,林深路转迷。
桃花流水细,不异武陵溪。
时来风送滕王阁,运去雷轰荐福碑。莫道去年曾算了,从知祸福逐年移。
皎皎银河缺又圆,恍如明镜下云端。影沉湖海蛟龙战,光照山川虎豹寒。
玉兔频移丹桂茂,姮娥无事广寒闲。何时共约扳仙桂,直上云梯万里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