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昔日淮西今又东,为文怪似史迁公。
远游要是丈夫志,自足一枝真计穷。
猜你喜欢
当年心事几绸缪,长记天西玉一钩,
客里近来嗟我倦,江边得得送君游。
读书会有新功用,把酒聊寻旧倡酬。
自愧不能追往事,但劳清梦绕螺州。
昔以多能佐碧油,今朝同泛旧仙舟。凄凉逝水颓波远,惟有碑泉咽不流。
恽老相逢梦里身,笑谈犹自惜离群。精魂不返三生石,台阁长垂五色云。
涧水松风秋瑟瑟,草堂烟树月纷纷。觉来多少悲凉意,清泪潸潸夜欲分。
晚日照空矶,采莲承晚晖。
风起湖难渡,莲多采未稀。
棹动芙蓉落,船移白鹭飞。
荷丝傍绕腕,菱角远牵衣。
《采莲曲》是乐府诗旧题,内容多描写江南一带水国风光,采莲女娃劳动生活情态,以及她们对纯洁爱情的追求等。
此诗的起首二句中,用了两个“晚”字,强调了一种特定时间背景:笼罩着软和恬静夕阳余辉的傍晚——一个最能引起人的情思,让人沉浸的时刻。“风起”二名转入采莲的描写,从“难度”中透露出采莲女柔弱纤细的形象。“棹动”二名描绘的采莲场面只有两笔写实的白描:采莲的小船在荷丛中穿过,桨儿不时碰落盛开的莲花,一瓣瓣地飞落湖中,惊起了安详地栖息着的只只白鹭,打破了它们的宁静世界。末二句借物写情,别有一种趣味:采莲人欲归了,可是荷丝缠绕着她的柔腕,菱角又牵拽着她的衣裙。实际上是作者留恋这环境,故借采莲人写同。拟人手法运用十分巧妙,全诗情韵顿生。
亲庭旷定省,况复岁华临。明月故乡思,白云游子心。
诗怜未超俗,琴恨少知音。何事东邻妇,当当急暮砧。
散发行追□所凉,映花偏似锦溪堂。缁冠遂乞青霞境,綵笔曾登紫殿廊。
石室几年收野史,诗坛何地着清狂。欲知浩兴还多少,试与辰江约短长。
驻节江山静,开船蜡炬明。樽前方染翰,楼上已深更。
月吐朱旗闪,风生画角鸣。酒酣还起舞,况复听鸡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