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九拔鲸牙气贯虹,玉堂归只守文穷。
世无真魏扶吾道,人以乾淳望此翁。
大地精灵藏笔下,国家命脉寄山中。
缦袍羸驷崇仁路,正拟登门听击蒙。
猜你喜欢
屋上春鸠(jiū)鸣,村边杏花白。持斧(fǔ)伐远扬,荷锄(chú)觇(chān)泉脉。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临觞(shāng)忽不御,惆怅远行客。
屋上有一只春鸠在鸣叫,村边开着大片的白色杏花。手持斧子去整理桑树那长长的枝条,扛起锄头去察看泉水的通路。
去年的燕子飞回来了,好像认识它的旧巢。屋里的旧主人在翻看新年的日历。举杯欲饮,又停了下来,想到离开家园作客在外的人,不由惆怅惋惜。
参考资料:
1、陶文鹏.王维诗歌赏析:广西教育出版社,1991年06月第1版:第20页-第22页
2、王友怀.王维诗选注: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09月第1版:第14页-第15页
春鸠:鸟名,即布谷鸟、杜鹃,象鸽子,有斑鸠、山鸠等。远扬:又长又高的桑枝。觇:探测、察看。泉脉:地下的泉水。地层中的泉流象人体内血脉一样,故称之泉脉。
看新历:开始新的一年。觞:古代饮酒用的器皿,此指酒杯。御:进用,饮、喝的意思。惆怅远行客:即“远行客惆怅”。远行客:出远门的人。
此诗写出了春天的欣欣向荣和农民的愉快欢欣,结尾则表达远行者对乡土的眷恋。全诗健康活泼,清新醇朴。
冬天很难见到的斑鸠,随着春的来临,很早就飞到村庄来了,在屋上不时鸣叫着,村中的杏花也赶在桃花之前争先开放,开得雪白一片,整个村子掩映在一片白色杏花之中。开头两句十个字,通过鸟鸣、花开,就把春意写得很浓了。接着,诗人由春天的景物写到农事,好像是春鸠的鸣声和耀眼的杏花,使得农民在家里呆不住了,农民有的拿着斧子去修整桑枝,有的扛着锄头去察看泉水的通路。整桑理水是经冬以后最早的一种劳动,可说是农事的序幕。
归燕、新历更是春天开始的标志。燕子回来了,飞上屋梁,在巢边呢喃地叫着,似乎还能认识它的故巢,而屋中的旧主人却在翻看新一年的日历。旧人、归燕,和平安定,故居依然,但“东风暗换年华”,生活在自然地和平地更替与前进。对着故巢、新历,燕子和人将怎样规划和建设新的生活,这是用极富诗意的笔调,写出春天的序幕。新历出现在人们面前的时候,就像春天的布幕在眼前拉开了一样。
诗的前六句,都是写诗人所看到的春天的景象。结尾两句,写自己的感情活动。诗人觉得这春天田园的景象太美好了,“物欣欣而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一切是那样富有生气,充满着生活之美。诗人很想开怀畅饮,可是,对着酒又停住了,想到那离开家园作客在外的人,无缘享受与领略这种生活,不由得为之惋惜、惆怅。
此诗春天的气息很浓,而诗人只是平静地淡淡地描述,始终没有渲染春天的万紫千红。但从淡淡的色调和平静的活动中却成功地表现了春天的到来。诗人凭着敏锐的感受,捕捉的都是春天较早发生的景象,仿佛不是在欣赏春天的外貌,而是在倾听春天的脉搏,追踪春天的脚步。诗中无论是人是物,似乎都在春天的启动下,满怀憧憬,展望和追求美好的明天,透露出唐代前期的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面貌的某些特征。人们的精神状态也有点像万物欣欣然地适应着春天,显得健康、饱满和开拓。
拒霜开遍有馀花,浓绿云中点绛霞。老我归来惊始见,题诗先报阿宜家。
珠玑颗颗出层坳。和烟和雾消。散花仙壁插云高。
花光皆白豪。
源滚滚,气飘飘。岩根涛怒号。尘寰谪坠为谁招。玉人吹洞箫。
吾多张公子,别酌酣高堂。听歌舞银烛,把酒轻罗裳。
横笛弄秋月,琵琶弹陌桑。龙泉解锦带,为尔倾千觞。
底事逢春空啼血。一声声、千山遍裂。叫破寒烟,催残落月。
惹起客怀愁绝。
枝上三更如怨别。夔巫峡里今阨隉。故乡虽在,旧痕泯灭。
何必思归情切。
右顺门西旧禁扉,先朝元锁侍臣闱。地邻密勿通贤谏,天切丝纶出帝畿。
短草知酬轩后陛,何人思补仲山衣。云霄看尔奇毛逸,搏击功能岂晚违。
风吹白日下遥天,容易人间换岁年。菊老不随霜共落,云飞却与雁争先。
探囊野草皆为药,入市山梨便直钱。远道故人成久别,每因景物思绵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