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已知短发怯寒风,转盼孤城枕寺东。宇内声名惟祖逖,眼前谈笑亦王通。
梅花几片随江白,云树参差落叶红。浩浩乾坤春意到,何缘狂客独飘蓬。
猜你喜欢
辚辚肠车转,一刻千万里。泪睫交烟树,遥盼天在水。
春梦徒杳茫,随风辨乡里。南山远回互,何处是归止。
寂寞数行书,漶灭相思字。
昨日梧叶落,今日蘋花开。秋光向人不相贷,客子感物令心哀。
三湘水阔高云凝,群峰雨馀游气澄。岂无清欢待尔至,转恐欲别愁难胜。
我留绝域更谁依,君望家山只欲归。若到襄阳骑马处,闺人应理旧斑衣。
一杯莫落吾人后。富贵功名寿。胸中书传有余香。看写兰亭小字、记流觞。问谁分我渔樵席。江海消闲日。看君天上拜恩浓。却恐画楼无处、著东风。
过县东驰十里遥,行吟不觉度溪桥。硙轮激水无时息,酒旆迎风尽日摇。
半掩店门灯煜煜,横穿村市马萧萧。秦吴万里行几遍,莫恨尊前绿鬓凋。
缟带随车去莫攀,诗名重见动江关。画船醉倚芙蓉露,吟到西湖第几山。
州在钓台边,溪山实可怜。
有家皆掩映,无处不潺(chán)湲(yuán)。
好树鸣幽鸟,晴楼入野烟。
残春杜陵客,中酒落花前。
睦州郡坐落在距离严子陵钓台不远的地方,这儿的山水着实惹人怜爱。
远处的人家掩映在绿树中若隐若现,溪水遍布山石之间潺潺流淌。
小鸟在茂林中时而啼叫,晴光中的小楼上萦绕着缕缕野烟。
暮春时节的我客居于此,真被这美景陶醉了,就好像喝醉了酒,倒在了落花前。
参考资料:
1、吴在庆,杜牧.杜牧集系年校注,第2卷:中华书局,2008:401
钓台:东汉严子陵钓鱼处,在睦州桐庐县西三十里富春江七里濑。可怜:可爱。
掩映:遮映衬托。潺湲:指流水。
楼:全诗校:“一作峦。”
杜陵客:诗人自指。中酒:醉酒。
这首诗的前两句(首联)总领全诗,介绍了睦州的位置并对睦州山水
做出了评价“实可怜”,赞赏有佳。之后四句(颔联、颈联)便细说睦州的山山水水,鸟树风光。睦州山水在诗人的诗句中是秀丽的,由景见情,可见当时杜牧心境还是轻松的。诗人按照自然语言规则,选用平字,“好树”“幽鸟”“晴楼”“野烟”都是静态意象,中间加上“鸣”字、“入”字则使这些不同的意象连接并生动起来,意即:鸟儿在树上发出悦耳的叫声,更显出树木的幽深、寂静;袅袅的炊烟,使日光照射下的小楼似乎被浸在其中,若隐若现。有力的传达了诗人丰富的情感。
实际上睦州是一个远僻小郡。诗人后来在描述这里的环境时写道:“万山环合,才千余家,夜有哭鸟,昼有毒雾。”诗人离家愈来愈远,思乡之情愈来愈浓。诗中后两句(尾联)“残春”“落花”,透露出伤春之感;“杜陵客”反映出诗人的思乡之情。结合诗人此时外迁的经历,诗人内心苦闷,对仕途坎坷无奈之情溢于言表。
这首五律诗,短短四十个字,将睦州的风光描写得淋漓尽致,尽善尽美。又感于时节,将诗人内心的情感表露。
夹屋青松翠霭中,去年经此亦匆匆。
重来乌石冈头路,依旧松声带晓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