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荒凉艮岳草萋萋,南渡湖山意转迷。炎海膻腥朝饮马,厓门风雨夜鸣鸡。
两间正气华夷肃,万古精光日月齐。成败未须伤往事,狐宫煨烬没棠梨。
猜你喜欢
拂袖拜三贤,云霞映暮天。孤忠徒自许,一死竟谁怜。
玄化昭心事,丹诚付简编。明禋逢盛世,肸蚃自年年。
播越无全业,艰危不顾身。厓山倾一旅,柴市接三仁。
棋到残难算,金从炼后真。崇祠妥海角,岁岁荐香蘋。
英灵终古不消磨,国祚将移可奈何。一片丹心扶社稷,千秋碧血壮山河。
南来海上风涛急,北望中原涕泪多。留得崇祠镇炎徼,我来瞻拜一悲歌。
忆昔汉诸葛,龙起荅三顾。志决竟星陨,呕血为军务。
鄂国与信国,屹屹两王柱。杀身不救国,冤愤水东注。
往事勤钟鼎,新庙傍官路。惨惨冠剑并,凛凛生魂聚。
翠旗晚明灭,往往鬼神驻。怀叹各不申,翻然向烟雾。
我征久奔迫,过此感伤屡。时来展肃谒,系马门前树。
香台野蔹上,罗幔虫蚁蛀。烈士为吞声,清风激顽懦。
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小池寒绿欲生漪,雨晴还日西。
帘半卷,燕双归。讳愁无奈眉。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
“春风”二句起调低沉,一开始就给人以掩抑低回之感。春风吹雨已自凄凉,而花枝已凋残矣,风雨仍依旧吹打不舍,景象更为惨淡。“落花无可飞”,写残红满地,沾泥不起,比雨绕残枝,又进一层,表面上写景,实际上渗透着悲伤情绪。两句为全篇奠定了哀婉的基调。
三、四句写雨霁天晴,接理色调应该转为明朗,情绪应该转为欢快。可是不然,词的感情旋律仍旧脱离不了低调。盖风雨虽停,而红日却已西沉。因此凄凉的氛围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被抹上了一层暮色。
词的下阕,由写景转入抒情,仍从景物引起。“帘半卷,燕双归”,开帘待燕,亦闺中常事,而引起下句如许之愁,无他,“双燕”的“双”字作怪耳。其中燕归又与前面的花落相互映衬。花落已引起红颜易老的悲哀;燕归来,则又勾起不见所欢的惆怅。燕双人独。怎能不令人触景生愁,于是迸出“讳愁无奈眉”一个警句。所谓“讳愁”,并不是说明她想控制自己的感情,掩抑内心的愁绪,而是言“愁”的一种巧妙的写法。“讳愁无奈眉”,就是对双眉奈何不得,双眉紧锁,竟也不能自主地露出愁容,语似无理,却比直接说“愁上眉尖”。艺术性高多了。
结尾二句,紧承“讳愁”句来。因为愁词无法排遣,所以她转过身来,整顿局上残棋,又从而着之,借以移情,可是着棋以后,又因心事重重,落子迟缓,难以应敌。这个结尾通过词中人物自身的动作,生动而又准确地反映了纷乱的愁绪。
陈侯学诗如学道,又似秋虫噫寒草。
日晏肠鸣不俛眉,得意古人便忘老。
君不见向来河伯负两河,观海乃知身一蠡。
旅床争席方归去,秋水黏天不自多。
春风吹园动花鸟,霜月入户寒皎皎。
十度欲言九度休,万人丛中一人晓。
贫无置锥人所怜,穷到无锥不属天。
呻吟成声可管弦,能与不能安足言。
㬒㬒玄阴日,团团照水隈。鲸波动霄汉,鼍鼓挟风雷。
地尽青山杳,天寒白鸟回。轻帆未相失,自此访蓬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