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杀气空濛下赤霄,胡尘捲地翠华遥。舟胶楚泽谁来问,魂溺湘潭讵可招。
泪血岁添崖上藓,灵风暮涌海边潮。独怜岛树犹含恨,不待秋来却尽凋。
猜你喜欢
舆图尽属一行宫,忍见妖星堕海中。阳厄九时胡有运,数逢奇处士无功。
山藏战血应为碧,水出游魂半是虹。欲吊英灵何限恨,萧萧松柏起凄风。
知道醉乡无户税,任他荒却下丹田。
江上飞樯高数寻,西风客路思难禁。
三千奏议曾经国,十万兵屯已属心。
官驿疏梅春意足,楚天孤鹜晓烟沉。
闽南君去才称最,慰我秋鸿达好音。
地僻故人稀,莓苔多鸟迹。文峰耸日边,宝剑横山侧。
陟屺仰功勋,瞻云思竹帛。穷经苦蠹鱼,何日售荆璧。
赫赫君道,皇其崇之。遹彼丕教,皇实基之。维基伊何,实以无为。
海隅苍生,被服熙熙。
乘夕棹归舟,缘源路转幽。
月明看岭树,风静听溪流。
岚气船间入,霜华衣上浮。
猿声虽此夜,不是别家愁。
诗人在秋夜行舟于耒阳溪上。清幽的溪山景色,触动诗人的情怀,由此产生淡淡的旅愁。与《浈阳峡》相比较,诗人更着意融情入景。全诗几乎句句写景,结尾才以一个“愁”字,画龙点睛般点出题旨。但诗中的明月、溪声、岚气、霜华、猿啼,无不浸透着诗人的愁情。可以说,情与景高度融合,浑然一体,构成清幽的意境。张九龄这几首山水诗,写景状物精细工丽,侧重于客观的刻画,由景物触发的情思没有借直接倾诉和议论表达,而是融情于景。情景契合,在艺术技巧上,受谢灵运影响的痕迹较重,显示了六朝山水诗向盛唐山水诗过渡的迹象。
从写景的角度来看,这首《耒阳溪夜行》,体现了陶渊明对张九龄的影响。张九龄一生积极入世,他没有田园隐居的闲情逸致。但他却吸取了陶渊明田园诗对景物的描绘求神似而不拘泥形似,重意轻象、尚浑整不尚工细的艺术表现手法,将它们运用到山水诗的创作中。这首诗对明月、岭树、溪声、岚气、霜华,猿声的描绘,只以简练的笔触,轻淡地点染,并未作具体、细致、逼真的刻画,色彩也是淡淡的,却产生了高度传神达意的艺术效果。
荒林僻左地,时已及来牟。
颇学鸦种麦,可怜人代牛。
莫言耒耜苦,且愿甲兵休。
来岁如旋磨,机轮向瀑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