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世才无八斗,君橐少千金。欲审低昂处,空伤去住心。
猜你喜欢
独依浙江楼,满耳怨笳(jiā)哀笛。犹有梨园声在,念那人天北。
海棠憔悴怯春寒,风雨怎禁得。回首华清池畔,渺露芜(wú)烟荻(dí)。
独自在浙江楼远眺,满耳传来的都是哀怨的胡笳和笛子声。好像宫廷的乐工.还在演奏,幼帝此时却已经被俘虏到遥远的北方。
高贵而柔弱的海棠被人侵者如狂风暴雨般摧残,还怎能经得住风雨。回首望向临安,已经是获叶瑟瑟,烟雾缥缈,一派荒凉了。
参考资料:
1、丁炳贵编著.婉约词与豪放词鉴赏: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年07月第1版:第424页
好事近:词牌名。又名钓船笛、倚秋千、秦刷子、翠圆枝等。双调四十五字,前后段各四句、两仄韵。梨园:指宫廷乐工。那人:指南宋的幼帝。天北:遥远的北方,指大都(今北京)。
海棠:一种较名贵的花木,我国古代词人常用它来比喻高贵而又不幸的人。在本词中,作者用它比喻南宋君臣,也包括作者自己。华清池:今陕西西安临潼,这里借指南宋统治者灭亡前在临安的游乐之地。
上片起首二句就烘托出一种极度悲怆的气氛,作者登高远眺,看见大好河山惨遭蹂躏,心如刀割,耳边又不断地传来阵阵哀怨的笳声和笛声,更让他感觉悲伤。
下片“海棠”二句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南宋君臣横遭洗劫的惨痛经历。入侵者就好像狂风暴雨,摧残了高贵而柔弱的海棠,使人悲愤不禁。最后“回首”二句,以低回哀婉的笔调倾吐了一个爱国志士对故国故君的无限眷恋:原来那繁华升平、笙歌曼舞的故地,如今已是一派荒凉,再也不复往昔景象。这种沉重的分离之悲为这首词涂上了一层浓浓的凄惨色彩,展现了一首祭奠南宋亡灵的沉痛的挽歌。
全词写出了作者对被掳北上的幼帝与太后的怜念,及痛悼南宋的灭亡,表达了词人内心的伤感与无奈之情。
重溪叠嶂竹交加,曾著芒鞋踏白沙。名胜多年嗟寂寞,文章此日羡才华。
青云步武才重见,白屋诗书尚几家。乡邑相逢烦告语,好敦忠信作生涯。
去年愁,今年事,依旧望春凄绝。帘户好东风,黄昏近、燕子归傍画梁说。
放镫时节。惊故国、堕梅如雪。才信粉坼红黏醉,醒中易成消歇。
倦游宴东园、湔裙路。谁误约、书花写叶。而今歌尘绿遍,溅回波、卷泪双叠。
新声但有暮鴂。更恼乱、玉龙吹彻。看门外、逝水漂花去,江南梦阔。
疏慵真许国,涕泣竟辞亲。落日班声动,沿流翠带新。
关山余老大,面目轶风尘。谁立寒潭月,狂歌拂钓缗。
紫髯旧映郡斋长,闻道髯今亦著霜。去定将军呵醉尉,生犹碑字满襄阳。
残躯乍别阿鼻鬼,宝匣遥飞片脑香。近日东陵瓜好不,几从炎热转清凉。
海国多奇卉,莲开待腊霜。池塘初梦草,菡萏已成房。
藕带芹泥绿,叶翻泮水香。地灵佳气萃,浓艳岂寻常。
广原兀兀天四遮,树头月落吹早笳。将军锦袍金鞲靫,宝弓六石马五花。
从者百骑寂不哗,班骓赤骠骊骝騧。骈头并驱如排衙,鞲上角鹰嘴爪佳。
曾肉妖狐搏巨蛇,金铃掣臂风卷沙。马前一点掠地斜,飞走穷促喘且呀。
裂眦溃脑困攫拿,举鞭数获载满车。雉大如鹅兔如豭,炙肝燔肉倾流霞。
侍儿十五弹琵琶,归来犹作三日夸。相如竖儒井底蛙,如何上书谏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