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绿云双绾似仙妆,山下梅花相映香。笙鹤不归春寂寞,碧溪流水过罗阳。
猜你喜欢
双髻云深古道危,不来夜半叩柴扉。六年底事成遗恨,寂寞空山啼子规。
满洞苔(tái)钱。买断风烟。笑桃花流落晴川。石楼高处,夜夜啼猿(yuán)。看二更云,三更月,四更天。
细草如毡(zhān)。独枕空拳。与山麋(mí)野鹿同眠。残霞未散,淡雾沈绵。是晋时人,唐时洞,汉时仙。
满洞长着碧绿的苔钱,独得自然景致之胜。占尽风女笑桃花随着溪水流落晴川。罗浮山上石楼的高处,夜夜都能听到猿猴哀啼。夜晚入静独看二更云,三更月,四更天。
细草柔软如同毛毡,独自枕拳卧草席地幕天。与山麇野鹿同眠。天亮时残霞还未消散,淡雾沉绵。罗浮洞府晋时才有人来,唐尧时始开,伪刘称汉时方显。
参考资料:
1、张国荣编著.宋词三百首译解: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03月第1版:第630页
行香子:词牌名。又名“爇心香”。双调小令,六十六字。罗浮:山名,在广东增城、博罗问,相传西晋郭璞曾在此炼丹求仙,东晋葛洪亦得道于此,道家列为第七洞天。苔钱:苍苔形圆如钱,故名。买断:买尽,犹言占尽。石楼:在罗浮山上。
山麋:指麋鹿。残霞:此指晓霞。沈绵:绵绵不尽。
“满洞苔钱,买断风烟。笑桃花流落晴川。”满洞苍苔,可见历时已久,人迹罕至。苔虽形如钱,只能点缀风烟。但它代表了一种清贫自赏自然超俗的情趣。古洞苍苔,高人逸士独来独往,片片桃花随溶溶川水流出,向人间传送出一丝洞天的消息。世外人并不知道此处别有桃源仙境,故“笑”之,笑桃花多情,笑世人无识。“石楼高处,夜夜啼猿。
“看二更云,三更月,四更天。”夜深人静,万籁俱寂,唯有空山声声猿啼,使人警省。此时此地,修道之人,静坐默想,独观云月,拥抱宇宙,体悟宇宙奥秘,直观生命真谛,自得其乐,意静神旺。这几句将道家山中生活的自然环境与辞别尘世,静处修炼而至内心聪慧的生活情趣勾画了出来。所谓“二更云,三更月,四更天”,实际上写的是消除尘念的修炼过程。开始犹存世念,如行云蔽月,继而虚室生白,表里空一,终而至人无己,湛然空明,如片云除尽,空中唯皎皎孤轮。
“细草如毡,独枕空拳。与山麋野鹿同眠”,这几句写“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的山中生活。在这种时空的交错中,人似乎回到大自然中,回归到太古时代,枕拳卧草,幕天席地,遗世独立,鸟兽相亲,没有荣辱得失,没有人我差别,甚至没有人与物的差别,一切均与自然相融。
“残霞未散,淡雾沈绵。是晋时人,唐时洞,汉时仙”,又是一天开始了,晨霞未收,群峰淡雾绵延不尽,千姿百态,山中风光,洞中岁月,自有一种绵绵不尽、长久不变的实在感,显示出大自然永恒的风貌。结尾三句写罗浮山的悠悠岁月,显示出山中人“不知魏晋,无论汉唐”的优越感,山中人在寂寞之中感受着精神上的超脱和欣慰。
总之,这首词将山中风光的悠长,洞中岁月的洒脱,自然的美好和永恒,以及摆脱人世负担后的轻松,一一展示出来,富有野趣。
君辞万时蜀,东游海之壖。
所挟大易数,自谓探幽玄。
纵横布筹算,妙若蓍之圆。
殷勤扣其说,得数须得全。
人生穹壤间,其孰司陶甄。
短长辨凫鹤,百一分夔蚿。
造物初何必,赋受自尔偏。
数有饶与乏,定命谁能迁。
理则无夸盈,一性各浑然。
颜跖偶寿夭,尧桀非愚贤。
缅怀乐正子,圣门得真传。
全生必个归,此语星日悬。
予生故多奇,荣枯听诸天。
独有任道心,未死须乾乾。
君提空囊至,又复垂橐旋。
岂尝卜而来,所遇非昔泉。
术工用乃拙,为子笑且怜。
矢诗苦不多,聊压瞿唐船。
老钟笔法何奇古,三害精灵一图聚。周生自握苍精龙,白额长蛟甘丧沮。
危桥跨水压波涛,巨木翻风瞑烟雾。挺然独往知忘躯,敢谓诛邪天地助。
三日生还动闾里,千载遗踪存绢素。薄蚀已更人仰之,自古贤豪遗细故。
何独今人无此人,已觉丹青有深趣。江南印玺尚如新,国破苍忙画谁付。
一图分裂藏三家,离合悠悠岁时度。只今皆属丞相孙,挂向高堂邀客顾。
倏然风云驾霹雳,雨来平地银潢注。珍绨收藏卷不彻,直恐变化复入江湖去。
闻道君归湘水东,经行长在白云中。诗成天柱峰头月,酒醒朱陵洞里风。
旧学难酬香一瓣,流年谁管鬓双蓬。书来为指誵误处,不涉言诠不落空。
当时翁媪去何之,四岁孤儿托付谁。禄养莫酬平日志,画图长寄百年思。
田园夜雨先庐旧,屺岵秋风宰木悲。我有二亲俱已矣,不堪对此泪双垂。
枕上微闻点滴声,皇天有意救苍生。虽然未作商家雨,已觉炎方暑气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