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初辞浑河津,轻舟疾如驾。相逢忽相问,兹会乃天假。
去来各匆匆,聊此半日暇。对君新凉馀,王事深慰藉。
东藩税方逋,北徼师未罢。悠哉远臣心,焦劳达晨夜。
谓予汝何言,予有再拜谢。依依复依依,孤舟竟东下。
猜你喜欢
古人有学书于人者,自以为艺成,辞而去。师曰:“吾有一箧(qiè)物,不欲付他人,愿托置于某山下。”其人受之,因其封题不甚密,乃启而视之,皆磨穴之砚(yàn)也,数十枚,方知师夙用者。顿觉羞愧,及反而学,至精其艺。
古人中有个向别人学习书法的人,自认为书法已经学成,告辞老师而离开。师父说:“我有一箱东西,不想送给别的人,希望你安放在某座山下面。”那个人接受了,因为箱子的封条封得不是很牢,他就打开来看,里面都是磨出洞的砚台,有很多枚,(那个人)才知道老师曾经一直用过的(有多少)。那个人顿时觉得十分惭愧,就返回继续学习,一直学到书法技艺非常精通的地步。
本站。
箧:竹箱子。书:书法。于:向。辞:告别。封题:封条与封条上的字。去:离开。付:托付。置:放。受:接受。乃:于是。启:开启,打开。视:看穴:穿洞,作为动词。属于词类活用。至:直到。夙:从前。反:通“返”,返回。方:正。付:给,交付。之:的。至:到。愿托置于某山下:希望托你放在某山下。至精其艺:直到使他的技艺精通。
学无止境(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楼外有楼),做人要虚心学习,不能自满。文中的学书法的人到了看到磨穿的砚台时才悟出了这个道理,但终究为时不晚。只要知道自己的错在哪里要及时改正。
江湖踪迹自年年,去住随缘兴浩然。三月莺花燕市酒,一床书画米家船。
留连胜事登山屐,狼藉春风买笑钱。回首马迁今不作,为君重赋远游篇。
十年持节岭西东,奏疏金门月几封。都府清虚如到寺,家徒冷淡不随公。
疮痍已拯人间溺,经略还收战外功。犹与后时忧馈饷,羡馀不以献重曈。
渥洼骐骥儿,自有绝尘足。锦张过都门,飞采射众目。
叹彼辕下姿,亦非驽骀物。世乏伯乐俦,谁识千金骨?
所以荷蓑士,烟水日沦没。
佳节聊登郭隗台,长空澹澹鸟飞来。客衣未授寒砧急,羽檄遥传暮角哀。
树色依微临睥睨,云光浮动近蓬莱。可堪多难当摇落,却忆东篱菊又开。
绿树莺声老。金井生秋早。不寒不暖,裁衣按曲,天时正好。况兰堂逢著寿筵开,见炉香缥缈。
组绣呈纤巧。歌舞夸妍妙。玉酒频倾,朱弦翠管,移宫易调。献金杯重叠祝长生,永逍遥奉道。
海棠已试十分妆,细看妖娆更异常。
不得与君同胜赏,空烧银烛照花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