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迎盗思安母,狼心未转移。黄尘犹乞免,白刃已甘随。
饮恨应怜父,传家岂待儿。何当枭贼首,为尔复雠私。
猜你喜欢
溪桃红霞作红雨,海棠飘尽春无处。
约斋锦幄一夜空,行李移归雪宫住。
只道青蛟弱无力,飞上朱檐还有翼。
贫看翡翠积成堆,忽吐琼瑶真作剧。
素影与月相将迎,绿云和露相扶擎。
南枝暗香久寂寞,此花与梅同一清。
老夫最爱嚼香雪,不但解酲仍涤热。
牡丹未要煎牛酥,酴醾相领入冰壶。
约斋知我春愁重,并遣二友来相娱。
惜无老盆一快举,淡日微风花自舞。
约斋诗瘦浪作凝,君不见酒不到刘伶坟上土。
伶俜乖拙两何如,昼泥琴声夜泥书。数拍胡笳弹未熟,故人新命画胡车。
帝许莱衣学士亲,庭闱垂白望归勤。寿觞带得金茎露,戏彩遥分五色云。
孝思一念聊城箭,爱日三公鼎鼐芬。忠孝人间要全备,文华前席待来闻。
过了蚕眠,又看桐乳,小园春意初寂。浴佛西庵,放生东寺,信步东西閒适。
竹林煨笋,新火就、石间敲击。倩妇移瓜,催儿理钓,课童收麦。
佛桑载来远驿。记饥驱、蛮江行役。今日绕阑红处,閒身岸帻。
便约邻翁快饮,向老瓦、盆中泻香液。入馔银鲥,腻膏鲜滴。
分得岩前种,年深自作林。因思大廷对,何似小山吟。
浸叶为沉水,收花当屑金。中秋还有约,载酒过山阴。
此地曾居住,今来宛(wǎn)似归。
可怜汾(fén)上柳,相见也依依。
我故地重游,宛若以前从外地回家。
汾河岸上袅娜垂柳,似乎还识旧人,欲著人衣,依依难舍。
参考资料:
1、陆坚.中国咏物诗选: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83-84
2、高光复.高适岑参诗译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0:203-204
宛似:好象。归:回到家里。
可怜:可爱。依依:形容柳树对人依依惜别的情态。
诗人重游小时居住地,恍然多少往事涌上心头。诗人感慨万千,浮想联翩,千头万绪,欲言还止,而诗人只撷取河边杨柳意象来传情达意。
这是一首咏物诗,所咏之物是“汾上柳”,所抒之情是重返旧地的欢快喜。柳树本是一种没有感情的植物,而诗中以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柳树以动人的情感。诗的语言很平常,如说白话,可是一个“归”字写出了诗人对旧居的怀恋,故地重访,就像当年回家一样,自然而然,信步走来,写出对环境的熟悉和亲切感。旧地的一切,都像自家人一样朴实真切,亲在骨子里。就连汾河边的柳树,微风拂来,依依流连,像是对作者打招呼,亲昵可爱。
诗的后两句比拟手法新颖、别致。特别是“也依依”三个字,不仅写出了柳树的娇娜可爱,而且把柳树对作者的不舍之情、留恋之意,生动地表达出来。而这种动人的话态,是作者重到“此地”,即题中“平阳郡”的心境的具体写照,是“宛似归”的形象描绘。这种物与情、情与境交织在一起的描写。创造出完美的艺术形象,使所咏之物栩栩如生,使所抒之情历历可睹。而且不正面说自己见到河边柳树生起依依之情,却说柳对人依依,对面下笔,赋予柳以人格和情感,便使诗中平添一种感情交流的温馨之情,艺术效果高超。
诗人撷取河边杨柳意象来传情达意。自古即有折杨柳送别的风俗,古诗中亦屡见不鲜,诗人能化陈出新,意巧语奇。诗中即浓缩了诗人哽咽难述的追怀,记载着诗人当初与旧邻长亭送别、依依不舍的动人画面,也凝聚着诗人对故地的深厚感情。言短而意长,语浅而情深,杨柳依依之貌形象生动,俏如丽人,直有画面效果。
仲先曾到仲淹家,书院穿云一径斜。
劝酒莫言无乐送,音声鸟语在山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