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如地之载,如天之临。
猜你喜欢
高庙中兴初十年,大参内制馀百篇。心声之发动夷夏,手泽所存传子孙。
得其传者孙之嫡,参自道根至枝叶。一元生二二生三,万特取千千取百。
诗书其髓易其精,左右逢原笔纵横。公先闻道非后进,我后获仁岂先生。
知津问津盖有得,教玉琢玉其何名。玉虽不以石作使,以磨易磋亦其理。
春秋以来有师承,博约之外无宗旨。风行水上旧为文,雷在地中新复理。
家住天台寺,云岩万丈潭。本来人不识,饶舌是丰干。
九月蝉稀九日催,年光如逐水声回。
人思往事凄凉在,菊倚荒庭寂寞开。
落叶偶从池上过,夕阳初傍酒边来。
白衣去后无消息,雨湿东篱欲长苔。
天遥来雁小,江阔去帆孤。(见《画苑》,郭熙取作画意)
南陌游人回首去,东林道者杖藜归。(咏道旁亭子)
萄藤洞庭头,引叶漾盈摇。皎洁钩高挂,玲珑影落寮。
阴烟压幽屋,濛密梦冥苗。清秋青且翠,冬到冻都凋。
(《蒲萄架》)
洞房昨夜秋风起。江清露白芙蓉死。岂是远行时。与君生别离。
千山鸟飞绝。隆想弥年月。思妇夜鸣砧。君听空外音。
乡思浓于酒,倾来讵易乾。坐驰千里短,愁结一宵难。
晚叶吟风细,秋砧捣夜寒。不知天上月,今夜为谁圆。
故园归思浩无涯,更听啼鹃恼客怀。后夜月明应有梦,先随潮水过秦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