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人閒渔猎各相从,南陌东阡处处逢。绣羽触机馀耿介,锦鳞出网尚噞喁。
傍观扶杖常移日,就买还家足御冬。更待风霜都过尽,却从春野看春农。
猜你喜欢
人闲渔猎各相从,南陌东阡处处逢。
绣羽触机余耿介,锦鳞出网尚噞喁。
傍观扶杖常移日,就买还家足御冬。
更待风霜都过尽,却从春野看春农。
天地相震荡,回薄(báo)不知穷。
人物禀(bǐng)常格,有始必有终。
年时俯仰过,功名宜速崇(chóng)。
壮士怀愤激,安能守虚(xū)冲?
乘我大宛马,抚我繁弱弓。
长剑横九野,高冠拂玄穹。
慷慨成素霓(ní),啸咤(zhà)起清风。
震响骇(hài)八荒,奋威曜(yào)四戎(róng)。
濯(zhuó)鳞(lín)沧海畔(pàn),驰骋(chěng)大漠中。
独步圣明世,四海称英雄。
天地在不停地运动变化,这种生生息息的过程是没有穷尽的。
世间的人或物都遵从着宇宙间的生灭规律,都有自己的初始也有自己的终结。
人的时光俯仰之间就已逝去,功名应该尽快建立并使之崇高。
身为壮士而应该勇搏、激情满怀,怎能够安守所谓的虚无呢?
乘上我那大宛产的良种战马,手按我那名为“繁弱”的大弓。
手握我那可以横扫九野的长剑,头戴着高得快接天际的征战之冠。
当慷慨走上战场的时候有天上的白虹壮气,有萧萧而起的清风送行。
杀敌的吼声、鼓声惊骇着敌阵,奋勇向前的威势展示给周边的敌国。
壮士既可横渡河海,也可驰骋于大漠。
壮士独步于圣明之世,四海之内都称其为英雄。
本站。
回薄:指天地生生息息,不停运动的过程。
禀常格:遵从宇宙间的自然规律。
速崇:指功名应该尽快建立并使之崇高。
虚冲:守于虚无。
繁弱弓:名为“繁弱”的大弓。
八荒:也叫八方,指东、西、南、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指离中原极远的地方。后泛指周围、各地。四戎:指周边的敌国。
濯鳞:这里代指壮士。
这是一首乐府诗,题旨大概是由阮籍《咏怀·壮士何慷慨》来的,那首诗道:“壮士何慷慨,志欲威八荒。驱车远行役,受命念自忘。良弓挟乌号,明甲有精光。临难不顾生,身死魂飞扬。……”阮籍这首诗在他的《咏怀》中可谓别调,写得也很慷慨激昂,但它表现的功业心主要是从“效命”、“气节”着眼的,而张华此篇虽然也有这方面的意思,但主要是从人生意义、生命价值这些认识出发,显得比较深切,更能予人们以激励。这是思想上的不同。阮籍的作品是古诗,显得简约朴素,而张华此篇则较铺张,也比较重修辞,“乘我大宛马”以下十句全是对偶,这不仅显出乐府体与古诗的差别,也显出西晋之后的诗歌比“正始之音”更注重形式美了。
舟楫庭闱近,衣裳步武轻。逆风犹作态,寒日为开晴。
独客天边住,全家水面行。今朝逢一笑,此乐冠生平。
鹤随金锡忽飞还,踏遍吴云越树间。
一发远峰斜日外,认来多是九华山。
早岁守空帷,贞心誓不移。母仪姻族式,孝行舅姑知。
节比冰霜凛,名同日月垂。圣朝旌诏下,千古厚民彝。
世禄三朝压凤池,杜陵公子汉庭知。雷封始贺堂溪剑,
花府寻邀玉树枝。几日坐谈诛叛逆,列城归美见歌诗。
从军莫厌千场醉,即是金銮宠命时。
风流六朝士,曾此登高岑。
太白访幽踪,飘飘成微吟。
牧之感遗事,名字留碑阴。
我来徙感慨,千载一披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