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剑外归乘使者车,淛东新得左鱼符。
可怜霜鬓何人问,焉用诗名绝世无。
雕得心肝百杂碎,依前涂辙九盘纡。
少陵生在穷如虱,千载诗人拜蹇驴。
猜你喜欢
今代诗人後陆云,天将诗本借诗人。
重寻子美行程旧,尽拾灵均怨句新。
鬼啸狨啼巴峡雨,花红玉白剑南春。
锦囊翻罢清风起,吹仄西窗月半轮。
春阴春晴往复佳,园花落去逢山花。
城中小驻欲十日,坐觉老眼孤芳华。
中团寺前惯休歇,故向博山寻曲折。
眼中奇处要使传,倚赖笔端真有舌。
稻粱犹足活诸雏(chú),妒敌专场好自娱。
可要五更惊晓梦,不辞风雪为阳乌。
稻粱已足够养活你那些小鸡,你还在斗鸡场妒敌自鸣得意。
可要五更司晨唱晓叫人早起,不辞风雪为召唤朝阳而喔啼。
参考资料:
1、萧枫.唐诗宋词元曲(二):线装书局,2002:728
2、福州市二轻局机械修造厂工人理论组.历代法家诗词选译:福建人民出版社,1976:149-151
稻粱:指鸡饲料。雏:小鸡。妒敌专场:指斗鸡彼此敌视,都想斗倒对方,独占全场。
可要:岂要,岂愿。晓梦:指清晨时的美梦。辞:避开。阳乌:传说太阳中有三足鸟,比喻君王。
《战国策·秦策》说:“诸侯不可一,犹连鸡不能俱止于栖亦明矣。”用缚在一起的鸡喻互相牵制不能一致的诸侯割据势力。此篇取这一比喻加以生发,借以揭露当时的藩镇。诗的头两句说:鸡的稻梁食料已足以养活其幼雏,但它们却互不相容,以独霸全场为乐。比喻藩镇虽割据世袭,或已高宫厚禄,荫及子孙,但仍为各自私利而彼此敌视,相互火并。“可要五更惊稳梦,不辞风雪为旧乌?”这两句是说:鸡的本心岂愿在五更时惊扰自己的酣梦,不辞风雪报晓,以迎接太阳的升起呢?比喻藩镇虽有时在表面上秉承朝命,但本心并不愿意为朝廷效力。
这首诗借鸡为喻,揭露藩镇跋扈利己、贪婪好斗的本质。结合唐武宗会昌年问讨伐刘稹时的情况看,这首诗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诗中抓住鸡的特性,联系藩镇的种种表现,或直接讽刺,或进行反挑,虽不免有比附的痕迹,但由于诗人对讽刺对象的本质发掘较深,却能以犀利辛辣取胜。这首诗充分表示出对藩镇割据势力的愤懑,体现了诗人坚持统一、反对分裂的迫切要求。
汉阳教授文章古,翰院编修诗句清。二公高卧同客况,一日不来孤我情。
东风绕屋百草绿,细雨捲帘双燕鸣。如此风光宜一醉,典衣那得酒同倾。
天涯秋晚见孤芳,华发萧骚易感伤。
对酒未尝忘北海,因诗惟恐瘦东阳。
古心翻得风霜白,冷艳宁随草木黄。
惟屈可餐陶可采,蝶蜂争得识寒香。
苍潮漱雪尽风流,寒拥春沙了隽游。
霜髓英英矜客梦,冰丝一一做诗愁。
有骚风味秋能老,非酒生涯谁与酬。
解佩楚皋云杳渺,月明正有玉搔头。
短筇挑酒过西湖,折得冰梢傍玉壶。日暮醉归山路险,风流直待倩人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