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立部伎,鼓笛喧。舞双剑,跳七丸。袅巨索,掉长竿。
太常部伎有等级,堂上者坐堂下立。堂上坐部笙歌清,
堂下立部鼓笛鸣。笙歌一声众侧耳,鼓笛万曲无人听。
立部贱,坐部贵,坐部退为立部伎,击鼓吹笙和杂戏。
立部又退何所任,始就乐悬操雅音。雅音替坏一至此,
长令尔辈调宫徵。圆丘后土郊祀时,言将此乐感神祇.
欲望凤来百兽舞,何异北辕将适楚。工师愚贱安足云,
太常三卿尔何人。
猜你喜欢
踪迹本羁单,登门二十年。
平生任愚拙,自进耻因缘。
忧患经多矣,疲驽尚勉旃。
凋零◇谷友,惟悴鴈池边。
忽忽良时失,区区俗虑阗。
公斋每偷暇,师席屡攻坚。
善诲常无倦,余谈亦可编。
仰高虽莫及,希骥岂非贤。
报国如乖愿,归耕宁买田。
期无辱知己,肯逐利名迁。
后土祠中二月暮,琼花放后有蜂来。
东君不怕春归去,留待诗人一夜开。
潜园高卧老袁安,桂树飘香几岁寒。人仰盛名归洛下,天留耆德壮词坛。
五旬夫妇齐眉易,三世儿孙膝绕难。怪底元方常后席,凤楼云气墨初乾。
白鹭儿,最高格。
毛衣新成雪不敌,众禽喧呼独凝寂。
孤眠芊芊草,久立潺(chán)潺石。
前山正无云,飞去入遥碧。
白鹭儿,品格最高尚。
新长出的洁白羽毛雪都比不上,许多禽鸟大声喧嚷它却独自凝眸沉寂。
它孤独地睡在荒僻茂盛的野草中,久久地卓然特立于潺潺泉水里的石上。
当前山烟云消散的时候,它就展翅迅飞于辽阔的碧空。
参考资料:
1、孙建军.《全唐诗》选注:线装书局,2002:2803
2、吴钢补.刘禹锡诗文选注:三秦出版社,1987:38
3、吴在庆.刘禹锡集:凤凰出版社,2014:4
高格:品格高尚。
毛衣:指白鹭新长的羽毛。喧呼:喧嚣,吵嚷。凝寂:宁静不噪。
芊芊:草茂盛貌。潺潺石:立在潺潺流水中的石头。
遥碧:辽阔碧蓝的天空。
这首诗是咏物之作,但又有自寓自喻的况味。诗人赞美小白鹭具有纯洁自守、与众不同的高格调,祝愿着它有远大美好的前程。
“”开头两句,就带有人类的道德评价色彩,作者套用到他所描写的动物身上去了,这就决定了这首诗所歌咏的实际对象,决不是现实世界中的无知的鸟,而是意象世界中的具有高尚情操的入。“毛衣新成雪不敌”,小白鹭的品格体现在羽毛的纯洁胜雪,而且不似众禽的喧呼叫噪,好于张扬自炫,而是宁静自守,修身养性,洁身自好。“孤眠芋芊草,久立潺潺石”两句,形象而具体地刻画出白鹭儿的居处环境和神态。它所居之处绿草丰美,芳馨清丽;所立之石乃在潺潺溪水之中,真可谓“有位佳人,在水一方”。“孤眠”、“久立”两句不仅写出白鹭儿的身姿神态,而且象征着不随声附和、不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独立不移的品格。“”在“孤眠”、“久立”之后,前方没有阻挡,白鹭振翅飞向遥空,“云”在这里已经不是单纯的云彩了,在作者眼里“云”象征着革新的阻力,而“无云”两字寄托着作者的理想,希望在贬谪之后,前方能云雾消散,一片清明,给自己一片施展才华,实现理想的空间。“正无云”而“飞去”更象征着高远的理想,果敢的行动。一个具有高尚品格的人透过白鹭儿的外表清晰地呈现在人们前,诗人所描写的白鹭儿的形象与品格,也正是自己的人格操守的形象体现。从这一角度而言,此诗也具有拟人的表现手法。
白鹭儿的纯白无瑕,象征高尚品格,作者用它来比拟革新志士,比较准确、贴切。雪白的羽毛,象征他们的清白无垢;在众禽的喧哗中保持岑寂,象征他们在宦官嚣张跋扈时不随声附和;孤眠在草泽之间,久立在泉石之上,象征他们虽然被贬谪在荒僻远郡,但坚贞不屈,特然独立,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最后振翼高飞,直入碧霄,更象征他们远大的理想,希望能继续进行革新事业的雄心壮志。对自鹭形象的描写,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使读者从这只纯白的珍禽身上,看到了革新志士的最高尚的情操。
这首诗在《刘梦得文集》中入“乐府”类,是作者学习民歌结出的硕果之一。语言明白如话而流走生动,三、七、五字句相递出现,使句法显得富于变化而不呆板。全诗用入声韵,音长短促,产生直截明快的效果,与内容十分协调。
我来方与庐山别,你去庐山是故乡。
前日住山浑不觉,如今山远却思量。
蝶自无心懒,花应有意开。
含香特珍宠,顾影尚低回。
毕竟风流在,从渠火急催。
浮华不相待,庄重政徘徊。
不见寒花破,风传何处村。写真诗落眼,牵梦客消魂。
谷口度春雪,城头掩竹门。幽芳抱终日,渠共尔忘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