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蛰龙三冬卧,老鹤万里心。昔时贤俊人,未遇犹视今。
嵇康不得死,孔明有知音。又如垄底松,用舍在所寻。
大哉霜雪干,岁久为枯林。
昔者庞德公,未曾入州府。襄阳耆旧间,处士节独苦。
岂无济时策,终竟畏罗罟。林茂鸟有归,水深鱼知聚。
举家依鹿门,刘表焉得取。
我今日夜忧,诸弟各异方。不知死与生,何况道路长。
避寇一分散,饥寒永相望。岂无柴门归,欲出畏虎狼。
仰看云中雁,禽鸟亦有行。
蓬生非无根,漂荡随高风。天寒落万里,不复归本丛。
客子念故宅,三年门巷空。怅望但烽火,戎车满关东。
生涯能几何,常在羁旅中。
昔在洛阳时,亲友相追攀。送客东郊道,遨游宿南山。
烟尘阻长河,树羽成皋间。回首载酒地,岂无一日还。
丈夫贵壮健,惨戚非朱颜。
猜你喜欢
朔风飘胡雁,惨澹带砂砾。长林何萧萧,秋草萋更碧。
北里富熏天,高楼夜吹笛。焉知南邻客,九月犹絺绤。
长陵锐头儿,出猎待明发。騂弓金爪镝,白马蹴微雪。
未知所驰逐,但见暮光灭。归来悬两狼,门户有旌节。
漆有用而割,膏以明自煎。兰摧白露下,桂折秋风前。
府中罗旧尹,沙道尚依然。赫赫萧京兆,今为时所怜。
猛虎凭其威,往往遭急缚。雷吼徒咆哮,枝撑已在脚。
忽看皮寝处,无复睛闪烁。人有甚于斯,足以劝元恶。
朝逢富家葬,前后皆辉光。共指亲戚大,缌麻百夫行。
送者各有死,不须羡其强。君看束练去,亦得归山冈。
空山梵(fàn)呗静,水月影俱沉。悠然一境人外,都不许尘侵。岁晚忆曾游处,犹记半竿斜照,一抹界疏林。绝顶茅庵(ān)里,老衲(nà)正孤吟。
云中锡,溪头钓,涧(jiàn)边琴。此生著几两屐(jī),谁识卧游心?准拟乘风归去,错向槐安回首,何日得投簪(zān)。布袜青鞋约,但向画图寻。
空山梵呗,水月洞天,这世外幽静的山林,不惹一丝世俗的尘埃。还记得那夕阳西下时,疏林上一抹微云的情景。在悬崖绝顶之上的茅草屋中,一位老和尚正在沉吟。
行走在云山之中,垂钓于溪头之上,弹琴于涧水边,真是快活无比。隐居山中,四处云游,一生又能穿破几双鞋子,而我赏画神游、的心情又有谁能理解?往日误入仕途,贪图富贵,如今悔恨,想要归隐山林,但是这一愿望要到何日才能实现呢?只希冀从这画中找寻。
参考资料:
1、百度百科水调歌头·题西山秋爽图
梵呗:指寺庙中诵经之声。犹记二句:谓还记得那夕阳西下时,疏林上一抹微云的情景。界疏林,连接着稀疏的树林。
锡:即锡飞,僧人行走。几两屐:几双鞋子(指木屐,木底有齿的鞋子,古人游山多用之)。卧游,观赏山水画以代游览。准拟,打算、希望。槐安,即槐安梦、南柯梦故事。事见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投簪:丢下固冠用的簪子,比喻弃官。布袜青鞋:本指平民百姓之装束,此处借指弃官隐居,语出唐杜甫《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青鞋布袜从此始。”
题画之作有类咏物,既要有物又要有人,人物交融,不即不离,方为佳构。本篇即可谓有如此特色的一首。此中之物是作画者所画之图,人是赏画之作者。清人将所题之画于词中作了传神的描绘,又于画景之中表达了感受和心情。上片侧重画图之景与境的描写,下片侧重观画之感受与心情的刻画。由此篇所表达的情趣来看,纳兰厌于荣华富贵的贵公子、侍从官的生涯,向往清心寡欲。远离尘嚣,像图画中的老僧一样去生活,同对也表达了所愿难以求得的矛盾与无奈的心情。
力荡横空万斛舟,一函酬唱纪川游。篇篇秀润东南竹,落落珠玑小大邹。
人物百年同富寿,客怀千里梦逡遒。主人合作鲸川楫,无奈高情寄一邱。
东都何惨澹,南土剧萧骚。往往隳战斗,于焉出英髦。
为君竟如寄,立国已不高。家供敌人赂,岁奉使客艘。
乾坤忽掀簸,城郭皆动摇。狡兔手可撄,长蛇心更饕。
精荧金锁甲,翕赩橘红袍。厉矛终抉腕,投鞭遽填壕。
云何大兵压,尚谓和议牢。白波横天险,清野捲地毛。
将营皂林斫,军舰采石鏖。大星遽崩殒,沧海争遁逃。
向非斯人在,久矣凄烟蒿。龙虎空野竞,狐狸遂寒嘷。
信史犹未著,奇功果谁褒。因之怀旧迹,一吊楚江皋。
麟也何为至,千秋见此湖。硕人多梗槩,吾道岂蓁芜。
云卧鱼龙稳,波翻岛屿孤。归帆明落日,流转任迷途。
吾年七十五,一朝忽患瘧。
仍害及老妻,对床更撼铎。
寒时寒如冰,热后热如灼。
既去还复来,如与我有约。
连日莫能休,尽室皆惊愕。
饮啖一不忺,形骸顿如削。
细思岂无因,良由赋分薄。
本是农家子,只合事耕作。
既已得美民,复有归田乐。
已是无福当,又不知惭怍。
遂至瘧鬼憎,故意来相虐。
作诗告天公,纵我有过恶。
愿天少垂怜,疾痛且潤略。
但速赐之死,莫令我知觉。
一生缠世网,正欲解其缚。
假使寿百年,宁免此一著。
不如早归藏,且免论强弱。
我非畏死人,久已办棺槨。
芦花藏别浦,柳树隔柴屝。
野鸟行行下,渔舟两两归。
只愁风俗变,不虑世情违。
旧日经行处,于今转觉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