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三峰西面住,出见世人稀。老大谁相识,恓惶又独归。
扫窗秋菌落,开箧夜蛾飞。若向云中伴,还应着褐衣。
猜你喜欢
欲逐(zhú)将军取右贤,沙场走马向居延。
遥知汉使萧关外,愁见孤(gū)城落日边。
将要追随将军去攻取右贤,战场上纵马飞驰奔向居延。
悬想汉家使者在萧关之外,定愁见孤城独立落日旁边。
参考资料:
1、邓安生等.王维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236-237
逐:追随。取:俘获。右贤:即右贤王,汉时匈奴族对其贵族的封号。匈奴贵族有左贤王、右贤王之号,右贤王亦省称为“右贤”。沙场:平沙旷野。后多指战场。走马:骑马疾走;驰逐。居延:古边塞名。遗址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南。
遥知:谓在远处知晓情况。汉使:此指韦评事。萧关:古关名。故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为自关中通向塞北的交通要冲。孤城:边远的孤立城寨或城镇。
此诗前两句“欲逐将军取右贤,沙场走马向居延”,热情鼓励友人从军,杀敌立功,写得很有气势,表现了昂扬向上的情调。这些豪迈激昂、慷慨雄壮的诗句,极具浪漫色彩,颇为震撼人心,既是对边塞将士的高度赞颂,也是诗人进取精神的生动体现。后两句“遥知汉使萧关外,愁见孤城落日边”则把笔锋一转,写塞外萧索悲凉的景象所引起的思乡愁情。其中“孤城”“落日”两个意象形象生动地展示出一片雄阔的景象,同时也描绘出边地的荒凉。其意境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甚为相似,充分体现了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点。
全诗这种突转笔锋的写法看似突兀,但作者把从军者立功边塞和思乡怀归这两种特有的心理统一在这首小诗里,用笔凝练,因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并给人以一种悲壮的美感。
老年常忆少年狂。宿粉栖香。自怜独得东君意有三年、窥宋东墙。笑舞落花红影,醉眠芳草斜阳。事随春梦去悠扬。休去思量。近来眼底无姚魏有谁更、管领年芳。换得河阳衰鬓,一帘烟雨梅黄。
庭前柏树手摩挲,世寿宁如僧腊多。
何物与师相伴住,楞伽山色石湖波。
古剑粼粼一泓水,高堂脱鞘神光起。何年失势竟飞来,风雨灵雌泣渊底。
自从掌握归山人,句连铁锁羁烟尘。山石裂开鸣碧玉,土华蚀尽浮苍鳞。
天官下敕百灵守,呼吸云雷任驱走。或云其来由汉始,留侯佩从赤松子。
千载相传有定名,造物忘令书太史。君不见干将莫邪离复合,气冲牛斗森灭没,长鲸掉尾沧海阔。
芒砀龙飞大泽云,高台戏马送斜曛。胡床何处邀词客,清夜黄楼万柝闻。
窥檐双鹊语匆匆,一夜灯花缀玉虫。便有曲生来过我,尽推愁入酒杯中。
坐穷无过客,失喜得吾侪。材逸类淮海,诗清如简斋。
山明知玉气,水涸见霜涯。期子进此道,为亲生好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