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西岭草堂留不住,独携瓶锡向天台。霜清海寺闻潮至,
日宴江船乞食回。华顶夜寒孤月落,石桥秋尽一僧来。
灵溪道者相逢处,阴洞泠泠竹室开。
猜你喜欢
去时梅萼初凝粉。不觉小桃风力损。梨花最晚又凋零,何事归期无定准。
阑(lán)干倚遍重来凭。泪粉偷将红袖印。蜘蛛喜鹊误人多,似此无凭安足信。
离去的时候梅萼还是刚刚凝粉,眼见小桃花开都被风吹损,梨花开得最晚也凋零了,为什么归期没有个定准?
栏杆都倚遍了又来凭栏远望,眼泪偷偷地沾湿了红袖。蜘蛛与喜鹊多么误人,像这样没有凭据怎么值得相信?
参考资料:
1、叶嘉莹邱少华.欧阳修词新释辑评.北京:中国书店,2001:133-134
2、俞平伯.唐宋词选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80
梅萼:梅花的蓓蕾。萼,花萼,花瓣下部的一圈绿色小片。初凝粉:指花蕾刚开始孕育,在花萼中呈现出雏形。小桃:桃花的一种,元宵前后即著花,状如垂丝海棠。凋零:泛指花的凋谢,零落。何事:为何,何故。
此词上片通过写景表现时光的流逝,来烘托心中的闺思。下片通过人物行为表现对心上人的思念,情感委婉、真实。
上片从分手的时候写起:“去时梅萼初凝粉,不觉小桃风力损。”唐刘禹锡《崔元受少府自贬所还遗山姜花以答之》:“驿马损筋骨,贵人滋齿牙。”这里指桃花被风摧残而凋谢。这两句是说:分手的时候,梅花刚要长出花蕾,不知不觉小桃花也已经凋谢。“梨花最晚又凋零,何事归期无定准?”梨花在清明前后开放。晏殊《破阵子·春景》:“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这两句是说:开花最晚的梨花都已经凋落,你因为什么事耽搁还确定不了归来的日期?上片三折而下,写心上人久不归来,闺中人相思日重。
下片前两句具体描绘相思之情:“阑干倚遍重来凭,泪粉偷将红袖印。”“阑干倚遍”,说明登高盼归次数之多,而又“重来凭”,表现出相思之深、之切。“泪粉偷将红袖印”是说擦拭眼泪把衣袖弄上了脂粉。“偷”字表现出相思之情怕人知道的害羞之态,将情感写得很含蓄。结语由盼心上人不归,转而怨恨蜘蛛、喜鹊:“蜘蛛喜鹊误人多,似此无凭安足信。”这两句是说:蜘蛛和喜鹊已多次报喜讯,但心上人始终未归,真是“误人”不浅,像这样地不讲信用怎么能让人相信。不怨人不归,而怨蜘蛛、喜鹊“无凭”,无理而妙。
此词以浅近质朴之语,曲折表现思妇幽怨之情,足见词人笔力不浅。
欹枕不视事,两日门掩关。始知吏役身,不病不得闲。
闲意不在远,小亭方丈间。西檐竹梢上,坐见太白山。
遥愧峰上云,对此尘中颜。
安乐山前安乐窝,一窝深处白云多。云来云去无人管,閒看虚檐燕葺窠。
危楼引望。天气犹寒花未放。远思悠悠。芳草何年恨即休。
仙踪何处。此去蓬山多少路。春霭腾腾。更在瑶台十二层。
泼袴不容脱,鸟语徒殷勤。
输租质农器,有袴那解新。
官中催科吏如虎,告时趣耕尔能许。
即今春种未入田,安得县胥知愧汝。
卑栖挽喙良易谋,聒聒强任田家忧。
啼时未旦夜不休,班班血痕衔口头。
人将近似测禽语,汝意真解忧农不。
或传悍妻天所怒,姑不可挝渠不顾。
罚为此鸟声曩愆,警世毋为郭家妇。
南方谀佛古到今,人持数珠家梵音。
区区说似一百八,讥诃劝相知何心。
浙风淮俗隔江水,意解禽言乃如此。
苏黄妙句谁嗣之,两地流传并须纪。
世问儒墨纷相攻,巨细彼此臧谷同。
争如痛饮卧长昼,付渠马耳射东风。
荣枯一气内,造化本自公。
春花与秋蔕,孰云有不同。
试看木芙蕖,雨露滋芳丛。
嫣然生百巧,秀色倾房栊。
婢子有不惬,偃蹇霜枝红。
溪柳疏其西,池荷亚其东。
等作一物看,曾是烦春工。
开阖寓至理,岁事号秋风。
惟有桃李场,感叹无言中。
入夜喜新霁,牵舟湖上行。林涵素月白,波蘸碧虚清。
栖鸟飞还落,渔灯灭复明。风前闻戍鼓,渺渺见盂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