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不为卿面作计,转令汝貌不扬。
鬓畔有千茎白,眉间无一点黄。
猜你喜欢
晋士讐阮籍眼,唐人观李邕眉。
任汝得吾皮骨,惟吾不汝瑕疵。
未尝学斩伤鼻,不待狂言炙眉。
祸福非自求者,横逆当顺受子。
丹书大圣初元,白发先朝遗老。
浪言铁笔犹存,不觉玉山自倒。
退之落齿感慨,子春伤足悲哀。
遗体有所受也,败面岂不痛哉。
垂堂一跌血面,闭合三旬裹疮。
有佛至维摩室,无人拜德公床。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春天明亮的阳光照不到的背阴处,生命照常在萌动,照常在蓬蓬勃勃的生长。
即使那如米粒一般微小的苔花,一点也不自暴自弃,一点也不自惭形秽,依然象那美丽高贵的牡丹一样,自豪地盛开。
也学一作:亦
苔藓自是低级植物,多寄生于阴暗潮湿之处,可它也有自己的生命本能和生活意向,并不会因为环境恶劣而丧失生发的勇气,诗人能看到这一点并歌而颂之,很有眼光!
「白日不到处」,是如此一个不宜生命成长的地方,可是苔藓却长出绿意来,展现出自己的青春,而这青春从何而来?「恰自来」,嗯,并不从何处来,而是生命力旺盛的苔藓自己创造出来的!它就是凭着坚强的活力,突破环境的重重窒碍,焕发青春的光采。
苔也会开花的,当然,怪可怜的,花如米粒般细小,但难道小的就不是花吗?只要能够开放,结出种子,繁衍后代,便是生命的胜利。所以,「也学牡丹开」,既是谦虚,也是骄傲!对的,苔花如此细小低微,自不能跟国色天香的牡丹相比,可是牡丹是受人玩赏而受悉心栽培的,而苔花却是靠自己生命的力量自强,争得和花一样开放的权利——这世道并非仅为少数天才和英雄而存在的!
这是一首人生励志的小诗。苔虽然在阳光不能照到的地方, 又那么渺小.到了春天,它一样拥有绿色,拥有生命. 花开微小似米, 但却一定要象牡丹一样尽情绽开. 因为在苔的心中,他和牡丹拥有同样的大地也同样头顶广阔的天空. 无名的花,悄然的开着,不引人注目,更无人喝彩。就算这样,它仍然那么执著的开放,认真的把自己最美的瞬间,毫无保留地绽放给了这个世界。 这也是我们生活中最可取的一种佳境。
雁落云低树,马嘶风飏沙。君今作行客,吾敢诧诗家。
内史忙归院,兵曹蚤退衙。慇勤一樽酒,明日是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