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滟滟溪流涨渌波,乍晴天气自清和。
露梢抽翠交新竹,风叶翻红颭嫩荷。
水外远山晨雾重,道傍佳树午阴多。
头旋更苦舟摇兀,说与篙师往得麽。
猜你喜欢
依依宫柳拂宫墙,楼殿无人春昼(zhòu)长。燕子归来依旧忙。忆君王,月破黄昏人断肠。
在春风中,枝头招展的碧绿宫柳,多情地拂试着红色宫墙;画楼深殿空寂无人,漫长的春日在悄然而艰难地流逝。梁上旧燕归来,依旧忙着飞进飞出,经营旧窠。回想起君王来,明月拨开黄昏的帷幕,国破家亡,流落异乡,人们一想就难过得断肠。
参考资料:
1、马奇中选编.唐诗·宋词·元曲三百首珍藏本: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02:第555页
2、朱敦源著.中华古词365首精华今译:东北朝鲜民族教育,1993.10:第138页
忆君王:即词牌名《忆王孙》,单调三十一字,五句五平韵。此为词人根据词中内容另标之新名。依依:形容树枝柔弱,随风摇摆。宫柳、宫墙:指汴京的北宋故宫。楼殿无人:暗示国破人亡。断肠:形容极度悲伤。
词人亲眼看到金人南侵,君主被掳,在国家和民族的危机中,写下了这首忠愤填膺的词,其凄凉怨慕之音,缠绵悱恻之感,溢于字里行间,是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统一的作品。
全词不言国破君掳,巢复卵毁,而言宫柳依依,楼殿寂寂,一种物是人非的今昔之感,跃然纸上。“春昼长”一语,把客观的景物描写,转向主观的心理感受,是景为情使,情因景生,抒情和写景在这里得到了和谐的统一。富丽堂皇的景物后面,蕴藏着深深的隐痛。接着词人把笔锋一转:“燕子归来依旧忙”,燕子是无情之物,它哪里知道楼殿依旧,而主人已换,仍然忙着衔泥,在旧梁上筑起新巢,俨然有“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沧桑之感。最后“忆君王,月破黄昏人断肠”点明题旨,怀念故君。结句真味无穷,辞意高绝,一个芳馨悱恻的艺术形象,生动地呈现在读者的面前。因为它是从题前着笔,题外摄神,只用了一个“破”字,便把从清晨忆到黄昏,又从黄昏忆到月上柳梢,都沉浸在如痴如呆的回忆中。昔日的宫柳凝绿,今朝的淡月黄昏;昔日的笙歌彻旦,今朝的楼殿无人,在在是强烈的对比,在在是伤心的回忆,不言相忆之久,而时间之长自见;不言相忆之深,而惓顾之意甚明。“月破黄昏”是写景;“人断肠”是抒情,把写景和抒情统一在一个完整的句子里,而景物在感情的丝缕中织得更加光彩夺目,感情在景物的烘托中更加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首词抒发深沉的感慨,不着一句实语,而是把山河破碎、君王被虏的残酷现实写进了宫柳依依、楼殿寂寂中.以物事人非的沧桑变换把往事堪哀的失国之痛表达得真切动人。
白鹤峰头着缟衣,醉骑鹤去几时归。蛮诗数首传谁相,写出杭州玉雪妃。
颓流谁更问回澜,涉世空劳作说难。短褐有怀怜杞国,尺书无路达长安。
谏垣敢避雷霆近,帝德原同天地宽。明烛卷帘看疏草,忽惊炎海夜生寒。
张公一生云水客,往岁孤踪寄苕霅。故人刺史眼为青,愿为泛宅浮清泠。
当时鸥鸟难问迹,尚有水村名泊宅。碧蓑青笠宁在无,公今仙去当传余。
清吭临风啭较迟,春光相背去如遗。
名园已失堪栖处,幽谷何如未出时。
早恨狂风偷好景,更和微雨宿残枝。
斋庭健翼飞虽晚,一举青云笑我衰。
武夷山色最堪怜,何事维扬觅画船。乘兴剡溪春雪后,卜居邗水暮云前。
枚乘丽赋经时和,杜牧新诗异代传。二十四桥人似玉,明妆十万胜腰缠。
锦绣楼前看卖花,麝香山下摘新茶。
长安卿相多忧畏,老向夔州不用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