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半生三邂逅,相看成老翁。
诗情故崒嵂,袖有天都峰。
江山佳丽地,登临苦匆匆。
塔灯落淮水,寺楼倚霜空。
扩拾著锦囊,抚掌夸穷工。
归辔不可挽,思入孤征鸿。
洞天我昔游,俯仰星一终。
士友叹契阔,吏民念罢癃。
婆娑故将军,白发簿书丛。
足趼虽四方,梦寐烟雨东。
归田有脚力,尚往寻行踪。
期君斩寒藤,伴我搘枯筇。
猜你喜欢
欲留车骑少徘徊,归兴那知苦见催。
只许霜前同把菊,不容雪里共观梅。
今朝对酒休辞醉,明日有怀谁与开。
别后愿言无爽约,菊花开日又重来。
喜遂投闲意,开轩出竹林。高空苍雪堕,永夏绿云深。
缥帙涵晴色,湘帘驻晚阴。须知子猷兴,千载一虚心。
至和嘉佑政途开,老凤将雏出蜀来。
父子声名天宇小,弟兄笔阵海潮回。
岷峨一气钟三杰,杜富诸贤得异材。
二百年来拜遗像,堂堂直气尚崔嵬。
自与孤寒别老根,洛阳台上几争论。两家色样专芳味,一阵东风受主恩。
玉带也曾占宰相,金樽随处闹王孙。谁能拔此挥吟赏,多种桑麻补厚坤。
谪去君无恨,闽中我旧过(guō)。
大都秋雁少,只是夜猿多。
东路云山合,南天瘴(zhàng)疠(lì)和。
自当逢雨露,行矣慎风波。
你远谪荒瘴,不应该怨恨萦心,朋友,我曾经是去过闽中之人。
到闽中大概很少见到远旅雁阵;深夜,听到的都是哀伤的猿啼。
闽东的山路,到处是云昏岭峻,闽南住久了,瘴疠也不必心悸。
朋友,你一定逢赦,恩沾雨露,珍重啊,风波之献,路上当心!
参考资料:
1、蒙万夫等.千家诗鉴赏辞典.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454-456
无恨:不要怨恨。旧过:以前去过。过:作往访解。
大都:大概。
合:交融。瘴疠:山林湿热地区流行的恶性疟疾等传染病。
雨露:比喻朝廷的恩泽。风波:路途险阻,比喻事物的变动。
此诗首联两句从贬官一事说起,安慰朋友不要伤怀过度,并且说自己从前也曾去过闽中。中间两联承上,向朋友如实地介绍那里的荒僻而艰苦的环境。汉代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王诈称苏武已死,汉朝乃托称苏武于雁足系书传至汉朝,匈奴王无法推托,只好放苏武回国,故后世又以“雁书”作为书信的代称。因此“大都秋雁少”一句亦含有地处偏远、消息闭塞之意。下句“只是夜猿多”一句暗用郦道元《水经注·三峡》中所引民谣“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之意。五六两句连读,言一路都是崇山峻岭,云雾缭绕莫要说起,而且还有山林中的毒气(瘴疠)时刻会侵蚀人身,危及生命。云山合,有云雾笼罩山间的意思。下句的“和”,本意是跟着唱。“瘴疠和”是说南方那种瘴疠之气也会跟着“云山合”的阴暗环境一起来助纣为虐,加倍地害人。
这首诗写了朋友的安慰、忠告、劝勉和祝愿之意。诗人担心友人郑姓侍御史的被贬而心中不平、不安,所以诗人在起首就提醒郑侍御对被谪放这件事不要产生恨意,并且以过来人的身分告诉闽中的环境特征;也告诉他复职的希望,所以只要注意旅途上的安全以及意在言外的其它风波外,其它不必耽心。诗人是一位重气节,疾恶如仇的人,若非友人有冤屈,他是不会这么劝的,他希望他的友人能够忍受下来,等待水落石出的一天,然后“自当逢雨露”,重返朝廷。大概贬谪之人最需雨露恩泽,因此诗人劝慰朋友,皇帝的恩泽一定会惠及远谪之人,劝勉朋友要珍重有为。这是至友的真关怀,颇有为友喊冤的意思在内。
古洞悬岩上,烟萝十里阴。迷云无鸟度,绝壑有龙吟。
津阻南阳问,台经许令寻。此中亲旧绝,书信久浮沈。
清赏堂中无管弦,凤山楼上有云烟。
储皇侧畔何人侍,黄卷团栾是圣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