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张颠佳处是清高,不但诗狂酒亦豪。自说平生耽翰墨,未尝名讳落官曹。
书工耻作云间榜,画好能添颊上毛。早信人间苦荆棘,不嫌门外长蓬蒿。
猜你喜欢
燕京小,钜防络野长蛇绕。展辟城池数倍宽,帝居占尽民居少。
通天百寻殿十重,金爵觚棱在半空。万户千门歌舞窄,不知九市人声寂。
时时日曀盲风来,杀气冥濛胡舞塞。旧来寝处穹庐中,今乃燕坐阿房宫。
犹嫌北方地寒苦,又欲南向观华风。汴都我宋兴王宅,二百年来立宗祏。
一朝飞瓦下云端,尽毁前模变新饰。故老恸哭壮士欢,吾宁忍死不忍观。
只恐金碧涂未乾,死胡溅血川原丹。群儿拍手歌相和,此地宁容犬羊涴。
旄头夜落五云开,还与吾皇泰微坐。
纸上幽花,闺中妙手,点染多姿。是目空桃李,留心晚节,情耽泉石,寄兴陶诗。
不屑争春,应同倚竹,秋遍荒山人未知。机窗畔、启琉璃砚匣,香露淋漓。
云屏一幅相宜。觉巧极、金针总未奇。看纷披数叶,微分翠黛,萧疏几朵,淡研红脂。
耐冷襟怀,凌霜品格,想见拈毫欲写时。分明似、是清风林下,霁月东篱。
酿花天气春愁重。淡云微雨都如梦。金斗熨沈香。夜来针线忙。
踏青浑懒去。女伴空招取。多事是黄昏。替人催泪痕。
寥(liáo)廓(kuò)凉天静,晶明白日秋。
圆光含万象,碎影入闲流。
迥(jiǒng)与青冥合,遥同江甸(diàn)浮。
昼阴殊众木,斜影下危楼。
宋玉登高怨,张衡望远愁。
馀(yú)辉如可托,云路岂悠悠。
天空寥廓环境清凉幽静,秋天的太阳特别明亮。
太阳光包罗万象,光影倒映在安静的河中。
秋光原阔与青天相合,远远望去同江湖同沉浮。
白昼里阴气远离众树木,夕阳的斜影投向高楼。
宋玉登高埋怨秋气,张衡望远产生秋愁。
太阳余辉如果可寄托,仕宦之云路怎会遥远?
参考资料:
1、彭国忠等.唐代试律诗.合肥:黄山书社,2006:10-11
寥廓:空旷深远。晶明:明亮耀眼的样子。
圆光:指日光。万象:宇宙间一切事物或景象。碎影:细碎的光影。闲:静。
迥:远。青冥:形容青苍幽远。指青天。江甸:指遥远的江边。甸,通“淀”。
阴:指阴气。殊:绝,离。危楼:高楼。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沮水》:“危楼倾崖,恒有落势。”
张衡句:张衡《四愁诗》中有“侧身东望涕沾翰”、“侧身南望涕沾襟”等。
馀辉:即余晖,比喻天子的恩泽。云路:上天之路,升仙之路。喻仕宦显达。悠悠:形容遥远。
此诗为命题写景之作。首联上句“寥廓”、“凉天”皆点出物候变化,暗指试题中的“秋”。下句更是明点“白日”、“秋”,直接破题。二联上句正面写日光,下句以水中之倒影暗指日光,且一“碎”字形容出水波摇动,更显动感。三联从远处落笔,更分“青冥”、“江甸”上、下两个层次来写秋光。且“合”字可见上句为静态之描写,下句“浮”字为动态之描写。四联从近处落笔,以“昼阴”、“斜影”衬写日光,“殊”、“斜”二字又写出季节变化,点出诗题之“秋”字。五联用典,渲染一种悲凉的气氛,古人以悲秋为传统,故此联亦有点题之意。然末联突起,一反上联之悲凉情调,代之以对仕宦之向往,表达了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江口安樯处,孤舟尽日停。秋云无限好,只傍蒋山青。
飘泊年家子,依归父执尊。不知分此袂,还更蹑谁门。
欲语无言诉,相期有意存。何时凭水槛,凉夜倒清樽。
冻云埋山天冥蒙,北风无情雪塞空。
道傍人稀鸟飞绝,问君东游何匆匆?
君言薄官淡无味,免俗未能聊复尔。
我评兹事一鸿毛,因行且看佳山水。
陵阳楼阁压高城,烟屏百叠双流横。
姑孰江亭更奇绝,浓黛两抹长眉青。
山形成龙复成虎,六代遗踪供吊古。
大荒莽苍江水黄,雨泪风烟眇吴楚。
却浮一苇下长川,浮玉低昂波聒天。
梁溪南岸小停橹,一酌人间第二泉。
阊门峨峨过吾国,姑苏临波照金碧。
太湖三万六千顷,上有垂虹跨南极。
我家越相尚神游,试从烟浪访扁舟。
问讯白鸥相记否,谓言久客不胜愁。
软红三尺长安道,九重城阙乾坤绕。
西湖山寺浙江楼,君昔曾游今更好。
故人客馆中天开,非君谁上黄金台?
挽著天衢五云上,却望江湖如梦回。
万境何如一丘壑,几时定解冠裳缚。
幔亭山下桂丛深,清社向来都寂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