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濉阳忠烈后,泊水老成人。庠校推模表,州闾训睦姻。
决疑辞郭璞,营急似陈遵。碑字深无愧,銮坡得从臣。
猜你喜欢
场籍声华茂,家庭志意修。光阴归翰墨,器业谩林丘。
学府空鸡蹠,贤书误鹤头。门基多克荷,衮衮出公侯。
吏舍跼(jú)终年,出郊旷清曙(shǔ)。
杨柳散和风,青山澹(dàn)吾虑。
依丛适自憩(qì),缘涧(jiàn)还复去。
微雨霭(ǎi)芳原,春鸠(jiū)鸣何处。
乐幽心屡止,遵事迹犹遽(jù)。
终罢斯结庐,慕陶直可庶(shù)。
整年拘束官署之中实在烦闷,清晨出去郊游顿觉精神欢愉。
嫩绿的杨柳伴随着春风荡漾,苍翠的山峰淡化了我的思虑。
靠着灌木丛自由自在地憩息,沿着涧流旁任凭意愿地徘徊。
芳香的原野落着迷蒙的细雨,宁静的大地到处是春鸠鸣啼。
本爱长处清幽屡次不得如愿,只因公务缠身行迹十分匆促。
终有一日罢官归隐在此结庐,羡慕陶潜差不多能得到乐趣。
参考资料:
1、金性尧.唐诗三百首新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41-42
2、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183-185
3、沙灵娜何年.唐诗三百首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44-46
跼:拘束。旷清曙:在清幽的曙色中得以精神舒畅。
澹吾虑:澹,澄净。虑,思绪。
依丛适自憩:丛,树林。憩,休息。缘涧还复去:缘,沿着。涧,山沟。还复去,徘徊往来。
霭:迷蒙貌。
乐幽心屡止,遵事迹犹遽:意谓自己颇爱这地方的幽静,想住下来,却又几次终止,就因公事在身,形迹上还是显得很匆忙。
终罢斯结庐,慕陶直可庶:意谓终当辞官在此筑室,平生敬慕陶潜的愿望,到这时就可以接近了。慕陶,指归隐。直,或作真,就。庶,庶几,差不多。
韦应物晚年对陶渊明极为向往,不但作诗“效陶体”,而且生活上也“慕陶”“等陶”。这首诗歌就是韦应物羡慕陶渊明生活和诗歌创作的证明。
这是写春日郊游情景的诗。诗先写拘束于公务,因而案牍劳形。次写春日郊游,快乐无限。再写归隐不遂,越发慕陶。韦应物不想在局促的官署里度日,清晨来到了清旷的郊外。但见春风吹拂柳条,青山能荡涤自己的俗虑,又有微雨芳原、春鸠鸣野,于是心中为之清爽。走倦了歇歇,歇完了再沿溪边散漫行走。但毕竟他是个做官的人,心中时时要冒出公务之念,因此想以后能摆脱官职,结庐此地,过像渊明一样的田园生活。
这首诗写春天山野之景很清新,显示出诗人写景的才能。但韦应物不是陶渊明,陶渊明“复得返自然”后能躬耕田里,兴来作诗歌田园风景,农村景象处处可入诗中,处处写得自然生动。韦应物则是公余赏景,是想以清旷之景涤荡尘累,对自然之美体味得没有陶渊明那样深刻细致。陶渊明之诗自然舒卷,而韦应物则不免锤炼,如此诗中的“蔼”字。但平心而论,韦应物写景,在唐朝还是能卓然自成一家的。
这首诗以真情实感诉说了官场生活的繁忙乏味,抒发了回归自然的清静快乐。人世哲,经验谈,话真情真,读之教益非浅。“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可谓风景陶冶情怀的绝唱。
梅雨连朝水满堤,思归无计滞屯溪。遥瞻江皖森戈戟,苦念家山震鼓鼙。
锦字千行人不返,画梁一炬燕何栖?怆怀最是兵氛后,日暮纷纷杜宇啼。
桐庐朝暮苦匆匆,潇洒宁能与昔同。
堆案文书生眼黑,入京车马涨尘红。
逢迎风月麴生事,弹压江山毛颖功。
二子年来俱扫迹,颓然堪笑一衰翁。
似有虹光射屋头,不知人语夜堂幽。
呼墙忽得渊明信,能赋真同子建流。
便拟续貂嘘冻笔,却惭烧蜡变更邮。
玉堂本与兰台近,珠璧寻常岂外求。
此花南地知难种,惭愧僧闲用意栽。海燕解怜频睥睨,
胡蜂未识更徘徊。虚生芍药徒劳妒,羞杀玫瑰不敢开。
惟有数苞红萼在,含芳只待舍人来。
赤城天欲雪,岁暮客边心。君子风骚远,良宵尊俎深。
旅怀新浩荡,时事向萧森。作意依刘表,移家近汉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