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雨晴梨花春有光。
猜你喜欢
春雨春风能几宵,吹香落粉湿还飘。朝来试看青枝上,几朵寒酥未肯消。
早起春晴香雾肥,独依残月出墙围。洛滨仙子波心立,虢国夫人马上归。
轻风吹雾散朱门,影落冯谁写素魂。万里晓天微有晕,终宵明月欲无痕。
愁展翠罗衾(qīn),半是馀(yú)温半泪。不辨坠欢新恨,是人间滋味。
几年相守郁金堂,草草浑闲事。独向西风林下,望红尘一骑。
在思愁中展开绿色的丝被,上面还留有爱人的体温和我的泪水。不能分辨这是往日的欢娱还是新生的离愁,但这一定是人世间的滋味。
几年的夫妻生活,以前没有把这种温馨的日子当会事。当一个人独自走到树林下,望着远处车马扬起的飞尘,祈盼着爱人的回来。
参考资料:
1、叶嘉莹.王国维词新释辑评[M].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06:21-24
2、王传胪.王国维与人间词[J].四川:四川大学学报,2002:14(9).
翠罗衾:绿色的丝织品制成的被子。馀:即“余”的异体字。坠欢:往日的欢乐。南朝宋鲍照诗云:坠欢岂更接,明爱邈难寻。新恨:新产生的怅惘。人间滋味:尘世的苦乐感受。
相守:谓夫妻厮守。郁金堂,郁金,一种珍贵的植物,可为香料。“郁金堂”,言堂中炷着郁金之香。草草:匆忙仓促或指草率。浑闲事:视为寻常事。西风林下:秋风中的树林之下。红尘:指马走时扬起的飞尘。这里代指纷扰的人世。
这首词上半片着重于写实,其中首句“愁展翠罗衾”是小词中常用的词语,比较直白。但接下来的“半是馀温半泪”写得就比较巧妙了。一方面写了女子自己留在罗衾上的馀温和泪痕,说明她整夜都在枕上流泪。另一方面描述的馀温也可以是回忆丈夫在家的温馨,更突出了下面的“半泪”,从以往的余温到现在的寂寞眼泪。于是这里有了一种时空的交混,而引出了下一句的“不辨坠欢新恨”,指新近离别的憾恨,往日欢乐的记忆增强了新近离别的憾恨,而新近离别的憾恨又格外令人怀念往日团聚的欢乐。苦与东互为因果,令人说不清到底是“欢”还是“恨”。妙就妙在“是人间滋味”一句,作者本来是在写思妇的哀怨,但无意之中就流露出自己的口吻,俨然一幅“偶开天眼觑红尘”的姿态。如果说前三句有“花间词”风味的话,那么这最后一句回归到作者《人间词》的本身上来了。
词的下半片,更多的是在描述精神层次。“几年相守郁金堂,草草浑闲事”点明了过去几年作者与爱人厮守在家中,自认为夫妻生活本来就是如此的,所以并没有特别的珍惜,但没想到这种生活结束了。现在你离开我在外,我才体会到当年那些团聚的日子是多么珍贵难得。人,总是在思念过去和向往未来中,惟独不知道珍惜现在。“独向西风林下,望红尘一骑”两句结尾特妙:前达都是写女子的情,惟独这两句在写情的同时还描绘出一幅“景”的画面。画中思妇遥望着远方征尘中的一人一骑。因为有了“红尘”与“林下”的对比,列多的引申为忧愁烦恼的人世。“林下”可以是幽静的林下,也可能是古人说的“归隐林下”。作者写思妇站在林下,征人没入红尘,突出了作品的主题和作者的本意。
日本师僧皆可喜,不惮鲸波千万里。捐躯为法到南方,如此出家今有几。
苦参的是禅家流,密證潜符更奇伟。从来佛祖是生冤,肯认山河为自已。
五千馀卷纸上语,却笑痴蝇钻未已。自家宝藏无一物,尽大地人提不起。
年穷腊尽归去来,东风入律梅花开。
念尔才名楚望殷,长裾曳罢不胜闲。曾陪梁苑题修竹,更与淮南赋小山。
云卧暗滋荆玉色,雨余惊露箨龙斑。争夸别驾传家美,家训传来旧姓颜。
木天荒寒风雨黑,夜气无人验东壁。
天球大玉生土花,虞歌鲁颂谁能刻。
翁持铁笔不得用,小试印材蒸栗色。
我今白首正逃名,运与黄杨俱受厄。
藏锋少竢时或至。精艺终为人爱惜。
固不必附名党锢碑,亦不必寄姓麻姑石。
江湖诗板待翁来,传与鸡林读书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