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溪行曲入四五里,乃见江城大如斗。人烟疏少白日静,风物澄明新雨后。
古来豪俊多在此,怅望千秋一回首。谢家青山空自高,李白扁舟复何有。
猜你喜欢
太平溪上客舟过,坐听沧浪醉里歌。无数落花随水去,前山风雨夜来多。
长江卷波作沙色,中有数顷如泼墨。是为望夫之高山,沉沉影落江心黑。
操篙下探不见底,侧行牵挽难为力。疾风为我西北来,打鼓张帆何快哉。
百夫呼噪绝水府,心胆壮敌山崔嵬。须臾已入大信口,回听怒浪声如雷。
姑孰堂前溪水清,扁舟夜泊已三更。微微雨过有秋意,漠漠云开对月明。
趣以冥感,契以情运。譬彼金兰,坚芳互训。郢夫寝斤,濠津阙问。
孰是超赏,非尔殆蕴。
婉晚闲暑,契阔二方。连镳朔野,齐棹江湘。冬均其温,夏共其凉。
岂伊多露,情深践霜。
神武遐涤,大衢方挥。屠耒晏业,介焉靡违。闲菀敝径,■弦湛徽。
欣彼二仲,与子俱归。
愿言无必,欣慨屡造。尔疾既缨,余忧用老。搔首匪勤,寔缠中抱。
言念佳人,只增心搅。
天道虽缅,福善可期。今唯吾子,久应在兹。乘理载遂,冲衿自怡。
三折既履,五德宜思。
予业弗高,屡羁尘役。勉彼俭勤,忝此坟籍。识以荣期,颜以厚积。
庶凭纳污,伫规三益。
苦热中夜起,登楼独褰(qiān)衣。
山泽凝暑气,星汉湛(zhàn)光辉。
火晶燥露滋,野静停风威。
探汤汲阴井,炀(yàng)灶开重扉。
凭阑久彷徨,流汗不可挥。
莫辩亭毒意,仰诉璿(xuàn)与玑(jī)。
谅非姑射子,静胜安能希。
酷热难熬半夜起床,披上衣服到西楼乘凉。
山泽凝聚着炎炎的暑气,银河闪耀着湛卢似的亮光。
骄阳早已晒干了滋润万物的露水,旷野宁静却没有凉风送爽。
热浪滚滚汲取井水洗澡,火烧般的燥热打开门扉纳凉。
靠着栏杆久久地徘徊傍徨,热汗淋漓在全身四处流淌。
这么热难道还谈得上什么保养吗?抬头见北斗,将疑问诉上苍。
我知道自己不是姑射山上肌肤如冰雪的处子,想要以静胜热实在是毫无希望。
参考资料:
1、王松龄杨立扬等.柳宗元诗文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20-22
苦热:为热所苦。中夜:半夜。褰:撩起,披起。褰衣:提起衣服,揭起衣裳。
山泽:山林与川泽。星汉:银河。湛,古代宝剑名,世称湛卢。
火晶:日头像火一样。
探汤:摸着开水般。汤,开水。炀灶:在灶前烤火。引申为焚烧。
凭阑:即“凭栏”,身倚栏杆。
亭毒:化育、养成。璿玑:亦作“璇玑”,古代称北斗星的第一星至第四星。斗魁称为璇玑,斗柄称为玉衡。
谅:料想。姑射子,姑射山上的神女。姑射,山名,亦名石孔山,在今山西临汾市西。静胜:以静取胜。希,希望。
全篇紧扣诗题,句句写“夏夜苦热”。起首二句开门见山,交代时间、处所,直截点题,并提挈全篇。永州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夏日温度高,且时间长。诗人半夜尚不能入睡,悄悄起身登西楼去乘凉;夜半如此,骄阳暴晒的白天,可想而知。简略几笔,就高度概括了夏天之热,生灵之苦。
“山泽凝暑气”四句是登西楼时之所见所感,极写赤日炎炎似火烧的环境。时值中夜,山泽还如蒸笼,凝聚着暑热的炎气;长天无云,银河里也闪耀着刺眼的光辉;太阳烈焰的烧烤,滋润万物生长的露水已无影无踪;四野宁静,没有一丝凉风。
“探汤汲阴井”四句是登西楼后的活动,极写诗人如在火炉中熬煎的苦况。炎热不可挡,诗人想方设法来解暑:汲井水冲凉,开门扉纳凉,靠着栏杆乘凉。但是,井水却成了滚烫的开水,打开门灼焰扑面。
最末四句,基于以上厚实的铺垫,诗人直接抒写了自己的感触。面对这种恶劣的环境,如此致命的气候,诗人简直难于呼吸,他抬头看见北斗,不禁向苍天提出质疑:长此下去,万物怎能蕃长?生灵怎能延续?此时,读者似乎看见诗人在仰天长啸:何当一夕金风起,为我扫除天下热!但是,这美好的愿望是根本无法实现的。引用“姑射子”这一典故,自嘲自解,既然不能以静胜热,就只能怅恨无边了。结尾以反诘语收束,诗的意境也渐臻极顶。
诗人笔下的夏夜,实在令人望而生畏。表现入微,首先取决于作者的体物入神。诗人长期困居永州,对当地气候有极深入细致的感受,再经过缜密的构思和精心提炼,才收到了如此精妙的艺术效果。由于诗人将自己的感受、情绪写得很形象,很具体,就隐含着一种抽象的概念,因而带有象征意味。柳宗元生活在唐代由盛而衰的转变时期,统治阶级奢侈腐化,赋税徭役日增,老百姓困苦不堪,形成了“贫者愈困饿死亡而莫之省,富者愈恣横侈泰而无所忌”(《答元饶州论政理书》)的局面。诗人在永州期间广泛地接触百姓,对民间疾苦有所了解,《捕蛇者说》一文就以毒蛇与赋敛作比衬,深刻地揭露了唐王朝统治集团“苛政猛于虎”的黑暗现实。因此,诗人写夏夜酷热使人难以忍受,这不仅仅是一种自然现象,而且又暗示着一种严重的社会问题:唐王朝的暴政,使老百姓陷于水深火热之中,在死亡线上挣扎,还有什么“亭毒”可言!这正如杜甫在《无家别》所言“何以为蒸黎”一样,把老百姓逼到没法做老百姓的境地,又怎能做老百姓的主上呢?大唐王朝的统治又怎能巩固呢?这种在比兴中巧寓象征的手法,大大地拓展了诗的内涵,又增强了艺术表达效果。
高楼一望思漫漫,两地江山酒未残。欲数对床俱梦境,向来携手是愁端。
诗成玉体君其爱,书到银钩且自宽。若遇故人论世路,华阴虽险不为难。
桑田三变休龙斗,海上连宵重说诗。此事可怜成古调,馀生相对看枯棋。
村夫食粟能无健?世路回车又有歧。岁晚卖文充市隐,水乡丹橘问归期。
牵世将奚适,眈山聊近寻。千林夏木秀,一径晚云深。
给苑时游鹿,香床或戏禽。言思辞苦热,来此息慈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