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箫鼓别船鸣,吟边酒自倾。
远山多少意,幽鸟两三声。
风急浪争起,云开雨不成。
断桥归已晚,塔杪夕阳明。
猜你喜欢
楼阁青山里,阑干几处凭。
乐同湖上酒,清在坐中僧。
水影飞双蝶,风声磨一鹰。
夕阳堪入画,金蚓走春冰。
兄去游东阁,才堪直北扉。
莫忧持橐(tuó)晚,姑记乞(qǐ)身归。
道义无今古,功名有是非。
临分出苦语,不敢计从违。
东阁:指丞相府,时秦桧任丞相。北扉:指学士院。
持橐:即“持橐簪笔”,指近臣在皇帝左右以备顾问,或有所记事,故持袋备笔。
此诗作于升之宫学秩满之时,在绍兴二十一、二年间,时陆游居山阴。
钱仲联详注仲高身世,大略云:仲高,陆游从兄陆升之也。绍兴十八年(戊辰)进士,其人阿附秦桧,谄事桧党两浙转运使兼临安知府曹泳。泳为政凶酷,缙绅畏之如鬼蜮。时升之为右通直郎,与右承务郎李孟坚亲善。孟坚之父光私撰国史,语涉朝政,或多讪谤褒贬。孟坚以秘事告之,升之发之以告泳,泳检举於朝,光故得罪。後桧死,泳被贬窜新州,升之坐为秦党亦被黜。“临分出苦语,不敢计从违”一句,深有规劝之意。
此诗直白无碍,意思不必过多解释,仲高时往投丞相秦桧门下,故陆游在此诗中予以规儆。“道义无今古,功名有是非”,道义是不分古今的,但凡稍有智识、操守的人都应遵守,然而功名却很难说了。当逢有道之世,求取功名而不悖于道义,或说功名与道义体现为一致性时,自当努力追取。这正是儒家传统的积极用世思想。历数中国古代士人,但凡事业有成者莫不类此,国旺家兴,名垂后世,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统统实现。但这样的世道,泱泱中华、上下五千载也只是凤毛麟角,因此多是一种理想状态。而遭逢乱世,帝王昏聩、奸佞当道,功名与道义则体现为对立的关系,这在漫长的中华历史中则是一种常态。士人往往有两类选择:一是舍道义而就功名。陆仲高年轻时正是走了这样一条路。绍兴二十年(1150),陆仲高任诸王宫大小学教授,之后阿附秦桧,以告发秦桧政敌李光作私史事(仲高为李光侄婿),擢大宗正丞。显然这样的一种选择很为时人所不耻,陆游在此诗中也正是劝他不如请求退职。另一种选择是坚决维护道义,至少是维护心中的道义原则。
龟山帝始营,龙门禹初凿。出入经变化,俯仰凭寥廓。未若兹山功,连延并巫霍。东北疏艮象,西南距坤络。宏阜自郁盘,高标复回薄。势入柴桑渚,阴开彭蠡壑。九江杳无际,七泽纷相错。云雨散吴会,风波腾鄬鄀.迹随造化久,利与乾坤博。肸蚃精气通,纷纶潜怪作。石渠忽见践,金房安可托。地入天子都,岩有仙人药。二门几迢递,三宫何倏爚.咫尺穷杳冥,跬步皆恬漠。仙才惊羽翰,幽居静龙蠖。明牧振雄词,棣华殊灼灼。盛叶匡西夏,深谋赞禹亳。黄云覆鼎飞,绛气横川跃。佐历符贤运,人期茂天爵。礼乐富垂髫,诗书成舞勺。清辉靖岩电,利器腾霜锷。游圣挹衢尊,邻畿恭木铎。岩仞包武侯,波澜控文若。旋闻刈薪楚,遽睹升葵藿。稷契序揆图,良平公辅略。重地资出守,英藩谅求瘼。豫章观伟材,江州访灵崿。阳岫晓氛氲,阴崖暮萧索。潜伏屡鲸奔,雄飞更鸷搏。惊cb透烟霞,腾猿乱枝格。故园有归梦,他山飞赏乐。帝乡徒可游,湟涧终旅泊。景物观淮海,云霄望河洛。城阙紫微星,图书玄扈閤.神功多粉缋,元气犹斟酌。丞相下南宫,将军趋北落。横簪并附蝉,列鼎俱调鹤。四郊时迷路,五月先投龠。池榭宣琼管,风花乱珠箔。旧游劳梦寐,新知无悦乐。天寒欲赠言,岁暮期交约。夜琴清玉柱,秋灰变缇幕。风云动翰林,宫徵调文籥.言泉激为浪,思绪飞成缴。千里辉珠玑,五采含丹雘.钟鼓旋惊鷃,瑾瑜俄抵鹊。窃价惭庸怠,叨声逾寂莫。长望限南溟,居然翳东郭。
庶草敷荣翠满墟,夕阳归牧雨晴初。清时只唱升平曲,牛角何心挂汉书。
龙冈挺秀发,坛杏郁纡盘。临风企往铎,应时起翔鸾。
张化豁沉靡,威收良独难。理顺或可违,情愆我非患。
达士赴名教,众人超绮纨。和光取充橐,庶用无腆颜。
昔在四门士,北斗仰依韩。君方逝自此,葆贞亦何言。
红羊浩劫肆虔刘,黄鸟兴歌我拙谋。八口随同千里窜,一身恒抱两家愁。
燃须李绩虚吾愿,蔽体林宗望孰赒。恩惠难凭诗写出,遗容一睹咽吟喉。
玉脸盈盈总是春,都将笑色媚东君。道人放鹤归来晚,月下看花似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