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南山吐云柳絮飞,北山之外烟草微。南山北山日在眼,问公此去何时归。
石淙山水更奇绝,水怒决石山崩摧。长空无声晓色静,忽听万壑悬惊雷。
珊瑚缺折玉破碎,月落倒卷从天回。中流险绝不须道,笑侮滟滪怜离堆。
平生好事心突兀,时于图画见仿佛。褰衣度水公莫畏,何须苦避蛟龙窟。
明朝更作嵩少游,五更绝顶看日出。
猜你喜欢
大妇裁雾縠,中妇牒冰练。小妇端清景,含歌登玉殿。
丈人且徘徊,临风伤流霰。
饭了寻茗事,一啜兴未阑。更作建焙春,汤熟沉燎间。
僧窗对诗人,与我溪涧閒。要是有馀味,云轻鸟飞还。
珍重添衣禦雪风,天公白遍浙西东。不图寒恋同衾者,偏在郊原衰草中。
摇轻裾,曳长袖,为楚舞,千万寿。新词白纻声按旧。
朔风捲地来峥嵘,燕雁避霜饥不鸣。高堂酒多华灯明。
在室愧屋漏。
月洗高梧,露漙(tuán)幽草,宝钗楼外秋深。土花沿翠,萤火坠墙阴。静听寒声断续,微韵转、凄咽悲沉。争求侣,殷(yīn)勤劝织,促破晓机心。
携向华堂戏斗,亭台小、笼巧妆金。今休说,从渠床下,凉夜伴孤吟。
月光清澈如水,沐浴着高高的梧桐林。夜露润湿幽暗的秋草,宝钗楼外秋意正深。青苔沿着墙根伸展,忽见一个萤火虫坠下墙阴。静静地听着蟋蟀的叫声,断断续续,声声凄凉。它并不是为了寻求伴侣,而是殷勤地督促妇女织布做衣,可谓费尽了苦心。儿时,曾记得,呼灯灌穴,敛步随音。满身花影,犹自追寻。
曾记得孩提时,小伙伴相互招呼着,提着灯笼四处搜寻蟋蟀。端水灌进蟋蟀的洞穴里,又放轻脚步仔细听着,追寻逃跑蟋蟀的声音。任凭月光花影铺了满身,独自一个人也要追踪。将逮到的蟋蟀兴致勃勃地带到精美的厅堂参加戏斗,与他人的蟋蟀决一雌雄,亭台般的小笼小巧而涂金色。而今不必再度提起幼年趣事,雅兴已经没了。蟋蟀正在我的床下发出低吟,在寒冷的夜里陪伴着我这孤独的人哀叹悲吟。
参考资料:
1、陶尔夫著.宋词今译:语文出版社,1995-07:233
促织:蟋蟀。漙:露水多。宝钗楼:唐宋时咸阳酒楼名。土花:青苔,苔藓。劝:催促。机心:原指机巧功利之心。这里是说蟋蟀为“劝织”而煞费苦心。
满身花影,犹自追寻。
俯仰子墨林,所睹无长者。莫公岂不文,宛若田父社。
有抱不自璧,虽完讵为瓦。饥来玩清泌,衡门亦潇洒。
时藻汰欲空,居然余大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