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古令人共爱,不独是林逋。
树才枝方怪,花开叶已无。
月中香冷澹,雪后意清孤。
长忆山房外,临溪有一株。
猜你喜欢
雁怯重云不肯啼,画船愁过石塘西。打头风浪恶(wù)禁(jīn)持。
春浦渐生迎棹(zhào)绿,小梅应长(zhǎng)亚门枝,一年灯火要人归。
重叠的彤云低压着,连大雁也吓得不肯啼叫了。当航船经过石塘西畔时,我心中的愁苦更加浓重。船儿被迎头打来的风浪恶作剧地摆布着。
迎着归棹,春天的河岸上已逐渐生出一层嫩绿;小小的梅树,新枝该长得压着门楣了吧?一年一度的灯节已经开始了,仿佛在催促我:快点回来啊!
参考资料:
1、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item/浣溪沙·丙辰岁不尽五日吴松作
重云:重重云层。石塘:在苏州的小长桥。打头风浪:迎头风浪恶:猛,厉害。禁持:“禁”通“今”,摆布。
浦:水滨。棹:划船的工具,船桨,也指船。长亚门:长得靠近门楣。一年灯火:指春节至元宵节的灯笼、焰火之类。要:通“邀”。
“雁怯重云不肯啼。”起笔写向空中。大雁无声,穿过重云,飞向南方。南方温暖,对大雁来说,是一温馨的家,用比喻的手法表现作者归家的情景。长空彤云重重密布,雁儿心情紧张,故说“怯”字。但雁儿急于回家,一个劲往南飞,故不肯啼。此一画面,恰成词人归心似箭的写照。“画船愁过石塘西”,次句写出自己,句中著一愁字,便似乎此一画船,是载了满船清愁而行,又妙。作者既然归家但是描写的却都是惨淡景象,“打头风浪恶禁持”,作者巧妙的写出了实情,大风阻挡词人归路,人间有风浪猛打船头。天上有重云遮拦鸟道,对于思家心切的作者忧愁更深一步。
“春浦渐生迎棹绿”,过片仍写水面,意境却已焕然一新。浦者水滨,河水涨绿,渐生春意,轻拍桨橹。虽云渐生,可是春之一字,冠于句首,便觉已是春波骀荡,春意盎然。歇拍与过片,对照极其鲜明。从狂风恶浪过变而为春波荡漾,从风浪打头紧接便是春波迎桨,画境转变之大,笔力几于回天。真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诗)的突兀感和欣悦感。笔峰骤转,却不显得生硬,两相对照,只觉笔意轻灵,意境超逸。时犹腊月,词人眼中之河水已俨然是一片春色,则此时词人之心中,自是一片温暖。“小梅应长亚门枝。”下句更翻出想象。离家已久之词人,揣想此时之家中,门前小梅,新枝生长,几乎高与门齐了。此一意境,何其馨逸,又何其温柔。小梅之句,颇似有一番喻意,暗示儿女之生长。经年飘泊在外之人,每一还家,乍见儿女又长高如许,其心情之喜慰,可想而知。小梅应长亚门枝,正是这种人生体验之一呈现。“一年灯火要人归。”结笔化浓情为淡语。除夕守岁之灯火,一年一度而已矣。灯火催人快回家,欢欢喜喜过个年。一笔写出家人盼归之殷切,亦写出自己归心之急切。此是全幅词情发展之必然结穴,于淡语中见深情。
此词的显著艺术特色,是以哀景写欢乐,以淡笔写浓情。上片以雁怯重云,画船载愁,浪打船头等惨淡景象反衬归家之欢欣,下片的春浦渐绿,小梅长枝,灯火催归等热闹景象突出了作者归心似箭的心情。
?或谓为关子容作。
?寺官官小未朝参,红日半窗春睡酣。
为报邻鸡莫惊觉,更容残梦到江南。
钓艇归时菖叶雨,缲车鸣处楝花风。
长江昔日经游地,尽在如今梦寐中。
人生在穹壤,百行孝最先。墨氏知所本,尤见心同然。
葬亲厚夷之,救母哀目连。陈君有妫裔,至孝绍前传。
首倡报亲会,心诚供佛筵。金盘浮赭果,玉盆吐青莲。
遂令蚩蚩氓,罔极思昊天。结草念春晖,荐菊悲寒泉。
颍人善锡类,曾子幸归全。矧兹履霜露,畴能效埃涓。
感君纯笃心,涕泗皆潸然。名教力以植,乡闾化斯宣。
瀰瀰漳江水,峨峨霞山巅。仁者必有后,努力希世贤。
自愧孤忠荷圣慈,恩荣恳向九天辞。于今蒲柳衰残日,好是云烟放旷时。
玉阙累章烦赐诏,瀫江两桨蹉归期。宵征自有高人笑,漏尽钟鸣晓未知。
旧业斋州岱岳东,湖西持檄远宣风。肯因鼯鼠将机发,曾见全牛落刃空。
感激每凭青史信,委蛇方退紫薇公。乔林莫遽思高尚,混迹渔樵世不同。
可怜瑶台树。
灼灼佳人姿。
碧华映朱实。
攀折青春时。
岂不盛光宠。
荣君白玉墀。
但恨红芳歇。
凋伤感所思。
朝登赤土岭,暮入黄泥谷。春江弄花月,归梦恍在目。
觉来行路难,杜宇叫高木。凹中泥没踝,凸处石齧足。
坐舆我尚病,想见肩舆仆。衡阳复祁阳,可暂不可宿。
晚来出前冈,路坦亭堠促。将士走相贺,喜色如膏沐。
人生本无闷,逆境要先熟。不从忧患来,安识平为福。
夷涂不常遇,历险始知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