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不到梅川已十年,市桥官柳尚依然。追寻耆旧知谁在,触拨清愁不欲眠。
兰若霜钟犹唤睡,平阳宰木上参天。倦游客子心无际,眼尽岗原起暮烟。
猜你喜欢
两渠水夹一堤宽,个是东皇大御园。
旋插绿杨能几日,新枝已自不胜繁。
桑畴一眼郁金黄,麦垄千机绿锦坊。
诗卷且留灯下看,轿中只好看春光。
圩田岁岁镇逢秋,圩户家家不识愁。
夹路垂杨一千里,风流国是太平州。
秋风吹客武昌城,夏口新霜著木赪。楚月初开依薄雾,江流乍落动寒声。
平生幽兴端难遏,投老名场暗自惊。忧患如山容一罅,聊凭佳酿醉阿兄。
依依芳树拂檐平,绕竹清流浸骨清。爱弄绿苔鱼自跃,
惯偷红果鸟无声。踏青堤上烟多绿,拾翠江边月更明。
只此超然长往是,几人能遂铸金成。
环堵萧然一室宽,只除诗酒寄清欢。瓶中有粟分寒士,袖里无书上热官。
扬子暮年空识字,庞公早岁已遗安。先生独卧风尘表,吾欲相从接羽翰。
篱畔(pàn)秋酣(hān)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
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méng)。
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qióng)鸣。
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
东篱的菊花下,酣梦一觉方醒,只觉得天上的云与月混在一起,还看不分明。
如此花下飘飘欲仙的酣眠,不是为了追寻庄子梦蝶的感觉,只是为回忆陶渊明爱菊、赏菊的风雅。
睡去以后,心思随着南归的大雁远去,美梦却被蟋蟀的鸣叫声每每惊醒。
醒来以后,我的幽怨还能找谁去诉说?只有把无限的情思寄托于衰草寒烟。
参考资料:
1、曹雪芹.红楼梦:人民文学,1981
秋酣一觉清:秋菊酣睡,梦境清幽。“和云”句:唐代张贲以“和霜伴月”写菊,兹换一字,以写菊花梦魂高飞;以“不分明”说梦境依稀恍惚。
忆旧:实即“梦旧”,诗题中“梦”字句中不出现是咏物诗技巧上的讲究。寻盟:表示结交友好,语出《左传》。这一联构思或受元代柯九思“蝶化人间梦,鸥寻海上盟”诗句的启发。
“睡去”句:意谓梦见归雁,依恋之心久久相随,直至它飞远看不见。故故:屡屡,时时。
此诗是写菊花之梦,也是写咏菊者之梦。因写梦境,故用扑朔迷离的笔法。菊花在酣梦中进入和云伴月的佳境,去寻高朋结良盟。但这种美妙的境界常被打断,因之产生种种懊恼和幽怨。
因为林黛玉的孤傲是做出来给人看的,因此她的《菊梦》和《咏菊》《问菊》一样,也比较扭曲:“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她做这个梦,不是为了羡慕庄周人与自然合为一体的纯然感觉,只是为了效仿陶渊明,作一作能博取美名的清高秀。
总而言之,林黛玉的清高正如这些菊花诗一样,是刻意装出来的。是在明知“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的情形下,而刻意效仿出来的。目的只是为了抒发自己小文人式的对世俗名位的求之不得的哀怨,并同时博取清高的美名和旁人的同情。因此,一遇到真正能考验她能够取法陶令的时候,她就丢下这些“孤标傲世偕谁隐”、“满纸自怜题素怨”的标榜而不管,一个劲地去高歌“何幸邀恩宠,宫车过往频”、“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主人指示风雷动,鳌背三山独立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