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挂名仙籍上,晦迹茂林閒。门外丹河水,墙头明月山。
境随心自远,人与话俱闲。应笑红尘客,区区谩往还。
猜你喜欢
准拟(nǐ)今春乐事浓,依然枉(wǎng)却一东风。
年年不带看花眼,不是愁中即病中。
原来预料今春许多活动其乐融融,到头来却依然辜负了可爱的东风。年年不带看花眼,不是愁中即病中连年以来未能去欣赏似锦的繁花,因不是愁绪满怀便是在病痛之中。
参考资料:
1、李立刚.千家诗: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7:48
2、谢枋得等.千家诗: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29-30
3、许渊冲.千家诗: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9:44
4、蒋孟豪.中国历代古典诗歌精品选译:重庆出版社,2006:290
准拟:预料,满以为。浓:多。枉却:辜负。东风:春风。年年不带看花眼,不是愁中即病中不带看花眼:没有游春赏花的眼福。
这首《伤春》诗写的是诗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感受。首句写诗人做的一个决定:对今春乐事早已安排好;次句用一个转折,推翻了之前的决定,也就辜负了好意送来春色的东风。第三句点明,不仅今年先做决定再推翻,而且年年如此;第四句指出年年辜负春光的原因。
春日可乐,而自己却非愁即病,年年都辜负了大好春光,这种主观与客观的矛盾对立使诗人禁不住感慨万端,发出一种无可奈何的叹息。读罢此诗,诗人愁病交加的面容、苦笑的表情和自嘲的意味,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不假雕饰,自然浑成,而诗意诗味即在其中,这正是“诚斋体”的成功之处。
杨万里在《荆溪集自序》中谈到自己写诗时,曾说:“步后园,登古城,采撷祀菊,攀翻花竹,万象毕来,献余诗材。盖麾之不去,前或未应,而后者己迫。”在他看来,平日所见所闻及所感似乎无不可以成为诗歌创作的材料,这和江西派“闭门觅句”,讲究“无一字无来处”,“虽只字半句不轻出”的苦吟自然是大不相同的了。但“诚斋体”也有其弊病:由于写作比较“随便”,有些诗艺术概括不够,境界不高,社会意义也不大。此首可以说是个典型。
同云晦天地,浩然自生明。萧条乔木风,断续过雁声。
袁公卧深巷,意得神亦清。岂知长沙客,漂泊万里行。
饿隐贱禄仕,乃见终古情。
脩鍊工夫合自然,河车潜引玉池泉。老君道德人难识,复见云孙达二篇。
自怜同小鸟,到处觅枝栖。雪冻堆驴背,冰坚砌马蹄。
层云分上下,晓日辨东西。怯冷三分酒,沉沉醉似泥。
黑云不散护龙身,坠地房星夜有神。只恐健儿羁未得,潇潇风雨欲生鳞。
背城花坞得春迟,冻雀衔残尚未知。闻说绿珠殊绝世,我来偏见坠楼时。
吾邑有贤令,才猷足经国。政成越一考,俊誉自赫赫。
既圃辟后堂,背南面西北。为爱园中景,花木皆手植。
乘閒一造见,问名名未得。反覆为君思,请以晦题额。
晦取用而明,非谓入宴息。韬藏莅众术,蓄养辅世德。
制动本以静,对语定以默。大欲扬王庭,小亦去民忒。
有如匣中剑,利在诛奸慝。又若山下泉,出乃作惠泽。
公家急期会,诉牒仍堆积。一判情伪分,经目犹白黑。
堂中琴寂寞,昔优今逼迫。堂内经纵横,客至君欣怿。
岂无诗酒兴,相与乐暇隙。平台歌舞地,池上有瑶席。
坐揖竹风细,行依桧阴直。返照亘天红,轻烟半山白。
试观禽鸟细,所畏网与弋。我晦异君子,终焉兹屏迹。
出处各一时,俯仰无愧色。作诗见情性,拟古丽以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