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雪。凝明,澄彻。飞玉尘,布琼屑。苍云暮同,岩风晓别。
深山樵径封,远水渔舟绝。南枝忽报梅开,北户俄惊竹折。
万树有花春不红,九天无月夜长白。
猜你喜欢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独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
碾雕白玉:茶碾是白玉雕成的。罗织红纱:茶筛是红纱制成的。
铫:煎茶器具。曲尘花:指茶汤上面的饽沫。
一字至七字诗,俗称宝塔诗,在中国古代诗中较为少见。元稹的这首宝塔诗,先后表达了三层意思:一是从茶的本性说道了人们对茶的喜爱;二是从茶的煎煮说到了人们的饮茶习俗;三是就茶的功用说到了茶能提神醒酒。翠绿,香清高,味甘鲜,耐冲泡。此茶不仅可以消暑解渴生津,而且还有激情的助消化作用和治病功效。此诗一开头,就点出了主题是茶。接着写了茶的本性,即味香和形美。第三句是倒装句,说茶深受“诗客”和“僧家”的爱慕,茶与诗,总是相得益彰的。第四句写的是烹茶,因为古代饮的是饼茶,所以先要用白玉雕成的碾把茶叶碾碎,再用红纱制成的茶罗把茶筛分。第五句写烹茶先要在铫中煎成“黄蕊色”,尔后盛载碗中浮饽沫。第六句谈到饮茶,不但夜晚要喝,而且早上也要饮。到结尾时,指出茶的妙处,不论古人或者今人,饮茶都会谈到精神饱满,特别是酒后饮茶有助醒酒。
这首诗饶有趣味,描写上,有动人的芬芳:香叶,有楚楚的形态:嫩芽、曲尘花,还有生动的色彩:“碾雕白玉,罗织红纱。铫煎黄蕊色”。饮茶之时,应是夜后陪明月,晨前对朝霞,真是享受着神仙般快乐的生活,可谓“睡起有茶饴有饭,行看流水坐看云”(《痴绝翁》)。茶还可以洗尽古人今人之不倦,这是茶的神奇妙用。
首先要说这首诗的独特之处。元稹以宝塔的形式来排列诗歌,不仅形式特别,而且读起来朗朗上口,同时也描绘了茶的形态、功用和人们对它的喜爱之情。
山,耸峻,回环。沧海上,白云间。商老深寻,谢公远攀(pān)。古岩泉滴滴,幽谷鸟关关。树岛西连陇(lǒng)塞,猿声南彻荆蛮。世人只向簪(zān)裾老,芳草空余麋鹿闲。
商老:商山四皓,东园东、绮里季等秦末隐居商山,年八十余。“谢公”句:指谢灵运喜游山玩水。岛:疑当作“鸟”。簪裾:贵宫之服饰。
梅。梅。潇洒,芳菲。玉为骨,冰为肌。姑射清绝,寿阳娇奇。
花分南北艳,寒忍雪霜欺。千树初传春信,一枝独占花魁。
谁识孤标能鉴水,除非白石更无词。
累累驿门堠,杳杳寺楼钟。
叶落树阴薄,云生山崦重。
交亲穷未弃,父子老相从。
惟待新粳熟,高眠听夜舂。
人孰不有母,鲜能报其恩。
人孰不有弟,鲜能念同根。
汉兴尺布谣,郑有誓泉言。
所以忧世事,永叹鹡鴒原。
缅怀宝善君,生子出孝门。
幼习静室业,实为仁爱敦。
百金买古宅,乃在清溪濆。
堂前种荆树,堂北长慈萱。
时从道园中,驾彼白鹤轩。
再拜母膝下,殷勤问寒暄。
季也一相接,怡然煦春温。
溪鱼识啸歌,乌鸟沽盘餐。
余适登斯堂,吴公有铭存。
阿侄三五辈,削瓜酌清尊。
秩然进退间,礼义何其尊。
嗟今利夺人,骨肉相仇冤。
苍天信可问,薄俗难与论。
极目炊烟断,伤心道殣望。埋轮避徭役,墐户走他乡。
火赭旗亭壁,灰飞梵宇梁。何时安百堵,垂意戢流亡。
蓼岸著花红半吐,稻畦过雨绿平铺。
炊烟起处三家市,却向江湖忆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