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猗欤我祖秦之康,维岳钟秀通天潢。嫡庶振振四男子,一一教之以义方。
我考惠王袭祖荫,分茅诸父皆封王。鸑鷟麒麟瑞明世,中间杰出推汧阳。
玉叶金枝竟凋殒,岿然仅见存灵光。王性恬然靡所好,孜孜为善希刘苍。
宗藩耆寿典刑在,如松斯茂兰斯芳。厌世一朝观化去,骑箕游彼白云乡。
远近无人不嗟悼,况在骨肉情尤伤。讣音千里达当宁,便蕃恤典非寻常。
奉常稽行谥端懿,帝曰休哉王可当。象贤克孝有宗子,三年血泪流淋浪。
咫尺终南瘗冠剑,杜陵西畔曲江傍。寒烟落日翳荒草,瑟瑟悲风号白杨。
吁嗟王心料无憾,含笑幽宫天地长。
猜你喜欢
黄四娘家花满蹊(xī),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tí)。
黄四娘家花儿茂盛把小路遮蔽,万千花朵压弯枝条离地低又低。
眷恋芬芳花间彩蝶时时在飞舞,自由自在娇软黄莺恰恰欢声啼。
参考资料:
1、彭定求.全唐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555-556
2、萧涤非.杜甫诗选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163-165
3、邓魁英聂石樵.杜甫选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194-196
4、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308
5、于海娣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178
6、韩成武.杜甫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382-384
黄四娘:杜甫住成都草堂时的邻居。蹊:小路。
留连:即留恋,舍不得离去。娇:可爱的样子。恰恰:象声词,形容鸟叫声音和谐动听。一说“恰恰”为唐时方言,恰好之意。
第六首写寻花到了黄四娘家。这首诗记叙在黄四娘家赏花时的场面和感触,描写草堂周围烂漫的春光,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和适意之怀。春花之美、人与自然的亲切和谐,都跃然纸上。首句点明寻花的地点,是在“黄四娘家”的小路上。此句以人名入诗,生活情趣较浓,颇有民歌味。次句“千朵万朵”,是上句“满”字的具体化。“压枝低”,描绘繁花沉甸甸地把枝条都压弯了,景色宛如历历在目。“压”、“低”二字用得十分准确、生动。第三句写花枝上彩蝶蹁跹,因恋花而“留连”不去,暗示出花的芬芳鲜妍。花可爱,蝶的舞姿亦可爱,不免使漫步的人也“留连”起来。但他也许并未停步,而是继续前行,因为风光无限,美景尚多。“时时”,则不是偶尔一见,有这二字,就把春意闹的情趣渲染出来。正在赏心悦目之际,恰巧传来一串黄莺动听的歌声,将沉醉花丛的诗人唤醒。这就是末句的意境。“娇”字写出莺声轻软的特点。“自在”不仅是娇莺姿态的客观写照,也传出它给作者心理上的愉快轻松的感觉。诗在莺歌“恰恰”声中结束,饶有余韵。此诗写的是赏景,这类题材,盛唐绝句中屡见不鲜。但像此诗这样刻画十分细微,色彩异常秾丽的,则不多见。如“故人家在桃花岸,直到门前溪水流”(常建《三日寻李九庄》),“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王昌龄《春宫曲》),这些景都显得“清丽”;而杜甫在“花满蹊”后,再加“千朵万朵”,更添蝶舞莺歌,景色就秾丽了。这种写法,可谓前无古人。其次,盛唐人很讲究诗句声调的和谐。他们的绝句往往能被诸管弦,因而很讲协律。杜甫的绝句不为歌唱而作,纯属诵诗,因而常常出现拗句。如此诗“千朵万朵压枝低”句,按律第二字当平而用仄。但这种“拗”决不是对音律的任意破坏,“千朵万朵”的复叠,便具有一种口语美。而“千朵”的“朵”与上句相同位置的“四”字,虽同属仄声,但彼此有上、去声之别,声调上仍具有变化。诗人也并非不重视诗歌的音乐美。这表现在三、四两句双声词、象声词与叠字的运用。“留连”、“自在”均为双声词,如贯珠相联,音调宛转。“时时”、“恰恰”为叠字,即使上下两句形成对仗,使语意更强,更生动,更能表达诗人迷恋在花、蝶之中,忽又被莺声唤醒的刹那间的快意。这两句除却“舞”、“莺”二字,均为舌齿音,这一连串舌齿音的运用造成一种喁喁自语的语感,维妙维肖地状出看花人为美景陶醉、惊喜不已的感受。声音的效用极有助于心情的表达。在句法上,盛唐诗句多天然浑成,杜甫则与之异趣。比如“对结”(后联骈偶)乃初唐绝句格调,盛唐绝句已少见,因为这种结尾很难做到神完气足。杜甫却因难见巧,如此诗后联既对仗工稳,又饶有余韵,用得恰到好处:在赏心悦目之际,听到莺歌“恰恰”,增添不少感染力。此外,这两句按习惯文法应作:戏蝶留连时时舞,娇莺自在恰恰啼。把“留连”、“自在”提到句首,既是出于音韵上的需要,同时又在语意上强调了它们,使含义更易体味出来,句法也显得新颖多变。
最后一首:“不是爱花即欲死”。痛快干脆,毫不藏伏。杜甫惯于一拚到底,常用狠语,如“语不惊人死不休”,即是如此。他又写道:“只恐花尽老相催。”怕的是花谢人老。下两句则是写景,写花枝之易落,花蕊的慢开,景中寓借花之深情,以对句出之,更是加倍写法,而又密不透风,情深语细。
六年湖海老侵寻,千里归来一寸心。
西望国门搔短发,九天宫阙五云深。
松拂疏窗竹映阑,素琴幽怨不成弹。清宵霁极云离岫,紫禁风高露满盘。晚蝶飘零惊宿雨,暮鸦凌乱报秋寒。高楼瞪目归鸿远,如信嵇康欲画难。
万里东流鲸海波,朝家盐赋有常科。草窝气湿苍烟暗,花
云物龙蛇惨动纸,父子王家真济美。庾翼小儿宁近似,沧溟浩对蹄涔水。
腾蛇无足蜈多趾,以假移真信用智。龟澼虽多手屡洗,卷不生毛谁似米。
征车久摇倦梦,送韶华似水。挟文侣,游目山城,飞霙争妒梅蕊。
皓素积,一庭弄晚,迷茫似惜瑶华坠。有蛾绿。窥近红妆,渐惹春思。
赴壑修鳞,共喜竞挽,羡莘莘学子。趁灯上,除夕筵开,履端芳讯将至。
仗青衿,新欢鼓舞,岸微髭,皋比笑指。暗思量,醲炙登盘,倍珍佳意。
依依饯岁,战士长辛,凯歌挂梦寐。劳闺阁,稿砧望切,镜听偷卜,屡换罗衣,洒残红泪。
家山歌忆,奚囊何在,渔竿应被,猿猴把走,黄尘皂帽秋容悴。
青毡冷落,伤心阿对泉清,井渫犬豕圈里。
西来避难,掇拾清晖,上大峨揽翠。更远动,看山双屐,吊古青城,访胜彰明,谪仙呼起。
中岩古刹,青连慈姥,苍烟明镜沉秀影,上三峰,鸾啸诸天倚。
诗篇亲记飘零,直待还京,恨收故纸。
玉辇移中禁,珠梯览四禅。重阶清汉接,飞窦紫霄悬。
缀叶披天藻,吹花散御筵。无因銮跸暇,俱舞鹤林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