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君家近市,所见天咫。庭户之间,容光能几。莼蒲之中,江湖之涘。
云碧万顷,长空千里。
猜你喜欢
泪雨琼姿娇半吐。又一夜、风摇鬟雾。绣陌啼莺,画梁归燕,莫便催春去。
脉脉柔情慵未足,叹寂寞、玉容难赋。今夜黄昏,明朝庭院,空锁重门暮。
九月秋高天气清,云烟飞尽天宇澄。谁家寿筵开广庭?
丈人独得金天精。显受天箓葆长生,试问丈人何为者?
魁翁坦坦心地平。试问何以为长生?通格三极维性灵。
始知天地在平格,天地得之乃清宁。圣王得之当永贞,丈人富寿多男子。
燕山五桂皆贤名,震器致身衣豸绣。青衿蓝绶膝边盈,五郎前进五福觥。
一家起止为休徵,待将人瑞瑞皇明。
巧者力苦劳,智者心苦忧。爱君无巧智,终岁闲悠悠。
尝登御史府,亦佐东诸侯。手操纠谬简,心运决胜筹。
宦途似风水,君心如虚舟。泛然而不有,进退得自由。
今来脱豸冠,时往侍龙楼。官曹称心静,居处随迹幽。
冬负南荣日,支体甚温柔。夏卧北窗风,枕席如凉秋。
南山入舍下,酒瓮在床头。人间有闲地,何必隐林丘。
顾我愚且昧,劳生殊未休。一入金门直,星霜三四周。
主恩信难报,近地徒久留。终当乞闲官,退与夫子游。
端平初偶忝朝班,亲见仙枝折广寒。
揭晓名高推虎榜,凌云赋奏动龙颜。
烹桑犹记攻京尹,谏草何妨上史官。
膜外浮荣姑勿论,长留公是在人间。
心灰尽、有发未全僧。风雨消磨生死别,似曾相识只孤檠(qíng),情在不能醒。
摇落后,清吹那堪听。淅沥(lì)暗飘金井叶,乍闻风定又钟声,薄福荐倾城。
心如死灰,除了蓄发之外,已经与僧人无异。只因生离死别,在那似曾相识的孤灯之下,愁情萦怀,梦不能醒。
花朵凋零之后,即使清风再怎么吹拂,也将无动于衷。雨声淅沥,落叶飘零于金井,忽然间听到风停后传来的一阵钟声,自己福分太浅,纵有如花美眷、可意情人,却也常在生离死别中。
2、纳兰容若著;聂小晴编.纯美阅读纳兰词.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4.02:181-182页
孤檠:即孤灯。
摇落:凋残,零落。清吹:清风,此指秋风。金井:井栏上有雕饰之井。薄福:词人自谓。荐:进献、送上。倾城:指貌美的女子,这里代指卢氏。
这是一首悼亡词,从“风雨消磨生死别”句来看,其伤悼之意已明。其所谓“有感”,便是这天上人间生死之别的不能忘情;可见纳兰与卢氏夫妻情爱之深笃,亦可见纳兰于爱情的真纯诚挚。
“心灰尽、有发未全僧。”纳兰此刻的心情也是如此,虽然蓄发,内心却如灰烬一般,毫无生气,对红尘不再眷恋了,如同僧人一般只不过是等着死去,消磨时光罢了。既然是这样的生活状态,下一句“风雨消磨生死别,似曾相识只孤檠,情在不能醒。”也便在情理之中了。
纳兰在最后感慨“薄福荐倾城”,纳兰福薄无法消受上天赐予的礼物,只能在失去之后独自叹息。
纳兰深受佛道之影响,故其词中亦时有流露。此篇表现得十分明显。但他又将这种思想、情致寓于恋情之中,遂显得扑朔迷离,深曲委婉之至。
无风烟焰直。
晚来忽雨已如秋,竹枕攲眠得自由。忽报诸郎例升进,颇容老子便归休。
人传胡虏三年旱,势合山河一战收。顾我迂疏最宜病,祗应随处见菟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