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白云近空山,清风动修竹。竹间何所有,曲涧声谷谷。
山迥何可穷,万里来悬瀑。昔有君子庐,清标谢王屋。
北山兹正高,邦君见良烛。吾党讵敢忘,封植此佳木。
猜你喜欢
江叶元礼,少日过流虹桥,有女子在楼上,见而慕之,竟至病死。气方绝,适元礼复过其门,女之母以女临终之言告叶,叶入哭,女目始瞑。友人为作传,余记以词。
桥影流虹,湖光映雪,翠帘不卷春深。一寸横波,断肠人在楼阴。游丝不系羊车住,倩何人、传语青禽7?最难禁。倚遍雕阑,梦遍罗衾。
重来已是朝云散,怅明珠佩冷,紫玉烟沉。前度桃花,依然开满江浔。钟情怕到相思路,盼长堤、草尽红心。动愁吟。碧落黄泉,两处难寻。
江
叶
元
礼
参考资料:
1、朱彝尊著.朱彝尊诗词选.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10:133-134
上片写少女怀春。词的开头三句“桥影流虹,湖光映雪,翠帘不卷春深”,写故事发生地,点和季节,生动地描绘了太湖之滨的江南景色。接着词人以“一寸横波,断肠人在楼阴”两句展示她一见钟情,而又无从诉说的心态,她独处楼阴,心事无人理解,而又羞于表露,不免黯然伤神,低回肠断。然而这里揭示的,还只是这位少女初步的心态,下文两句乃作深层的展露。“游丝不系羊车住,倩何人、传语青禽”,“羊车”,词人用这两个典故,表明这位少女陷身于不能自拔的眷恋。游丝既系不住那人所乘的车子,也无法请人用青禽为她传情表意。她的怅惘之情,只有埋藏在深沉的苦闷之中,内心世界无由吐露,“最难禁,倚遍雕阑,梦遍罗衾”她最难忍受的是叶元礼离去之后,便是望穿双眼,日思夜梦,都见不到那人的影子,日复一日,长期的单恋,终至一病不起,魂归离恨之天。
下片写叶元礼还情,换头“重来正是朝云散,怅明珠佩冷,紫玉烟沉”,写叶元礼复见少女之时,少女已玉体冰凉,香魂风散。这里的“朝云”、“明珠”、“紫玉”,均为极富传奇色彩的形象,用来比喻殉情的少女,十分贴切,同时也为叶元礼抒写了对少女深切的悼念之情。下一韵“前度桃花,依然开满江浔”,桃花两度,崔护喜结良缘;而叶元礼,“复过其门”,见到的却是死不瞑目的少女,个中的巨大苦痛,实在震撼人心。“钟情怕到相思路,盼长堤草尽红心”,一“怕”一“盼”,用笔极尽曲致之妙,写尽叶元礼对少女的一片深情。叶元礼希望长堤附近凡触目处都是红心草,以寄托他对少女难已的哀思,这“草尽红心”的愿望能否变为现实不得而知,故尔只能愁苦地吟唱“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白居易这刻画明皇贵妃生死恋情的名句被朱彝尊化为“碧落黄泉,两处谁寻”。而且词句与白诗原句的情思也完全一致。
这首词用典圆熟,其中许多典故被融在词句之中,非明指不见痕迹。
暖云烘日晓霞红,吹面轻寒料峭风。隔屋乳鸦藏弱柳,避人归雁入高空。
溪流欲畅冰初泮,野草才萌土未融。再到似应春色好,拟将吟醉艳阳中。
湖广舟自轻,江天欲澄霁。是时清楚望,气色犹霾曀。
踟蹰金霞白,波上日初丽。烟虹落镜中,树木生天际。
杳杳涯欲辨,蒙蒙云复闭。言乘星汉明,又睹寰瀛势。
微兴从此惬,悠然不知岁。试歌沧浪清,遂觉乾坤细。
岂念客衣薄,将期永投袂。迟回渔父间,一雁声嘹唳。
写照偏多写性情,宜同饮酒和弹筝。就令购去长安市,黑夜相逢摸著卿。
又名:南歌子
掩笑轻抬袖,慵妆浅画眉。
嫩晴帘箔玉梅飞。门外寒轻疏柳、趁黄时。
绾带香罗结,交钗绿玉枝。
看看又误踏青期。倚遍栏干心事、只春知。
王吕纷更尚治安,史韩椓棧始凋残。
乃知元祐调弦易,却是端平变局难。
南迁春及秋,江湖未云半。
逮此归路长,始悟行日远。
幽忧脱沉痼,清梦惊婉娩。
行行逢故人,笑语杂悲泫。
江秋北风多,归帆未应驶。
天寒雁南向,家书空满纸。
契阔幸平安,婚嫁须缨珥。
交游何为者,空复念君至。
折叶每安心,连环非所计。
感君扁舟返,念我一廛废。
怀思乐全老,畴昔忘言契。
丹砂傥已成,白首愿终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