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前辈风流扫地空,秋香无复伍春红。旋培数本当幽砌,忽作双英满翠丛。
可但断金私雨露,故应连璧傲霜风。得来称瑞毋轻剪,留此甘棠寿醉翁。
猜你喜欢
坠叶悲凛秋,白日凄以慄。悄焉山阿人,眷怀江海客。
五载感暌离,孤悰悲畴昔。之子閟瑰采,意迥貌沉嘿。
文字昵交亲,衿契刓肝膈。相见或无言,有言必深切。
乱离几经时,音容久疏隔。颇闻志康济,揽辔追前烈。
拥节枌榆里,抢攘虎狼穴。孰谓兰茝姿,能奋飞钳舌。
南越不受吏,百城气詟慑。君怀独耿介,正谊秉贞白。
卓哉镇使贤,帷幄许参接。谔谔一士谋,咄咄千夫蹑。
露章距藩帅,一方消反侧。嘉谟契中枢,间关还京国。
从容借前箸,仓卒定牧伯。人谋匪不臧,天难殊未歇。
风雨逞盲怪,岭海日沉黑。邝露无完琴,虞翻靡安宅。
出窞傥北游,嘉会期晨夕。初闻滞黄浦,淫疠见浸贼。
继闻遽陨谢,奄忽从鬼蜮。嗒然震余心,龂噤寒战臆。
大雅方沦汨,吾党几遗孑。虽云一介弱,独为千秋恤。
迩年接謦响,往往凭缣墨。缣墨今且亡,永叹芳菲歇。
逝者长悠悠,生者徒恻恻。巫阳傥可下,但有招魂帛。
道远更心摧,无由慰家室。
补罅扶倾手段新,举头千丈又嶙峋。
主谋何止堪户祝,妄议真当抵鬼薪。
见说传更增逻卒,已闻犯夜少奸民。
小偷不办公输械,遥望须惊彼有人。
冉冉游云覆短檐,霏霏寒霭度重帘。羁怀正苦逢春别,行李何妨入夜淹。
桃叶江南江北,桃花千山万山。捲帘但看白浪,沽酒不减朱颜。
学道参禅久不成,惟将曲糵破愁城。三杯径醉客已去,一枕未回天欲明。
长羡篱边元亮醉,谁怜泽畔屈原醒。瓮头浊酒须多酿,准拟归来细细倾。
龙衮新天子,羊裘古野人。清名在林薮,高行动星辰。
风月空齐国,烟霞自富春。沧浪秋更碧,不敢濯缨尘。
插棘(jí)编篱谨护持,养成寒碧映涟(lián)漪(yī)。
清风掠(lüè)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
解箨(tuò)时闻声簌(sù)簌,放梢初见叶离离。
官闲我欲频来此,枕簟(diàn)仍教到处随。
竹初种时,用棘条编成篱笆,小心谨慎保护好新竹,新竹长成,碧绿浓荫,倒映在水之涟漪中。
夏日的清风吹过地面,好像秋天提前而至,赤日当空,也不感到正午的炎热。
笋壳脱落时,听到簌簌悉悉的声音,竹子拔节时,初现疏疏落落的倩影。
退归闲暇的时候,我经常来这里,来的时候仍然随身带着枕头和竹席,好随地安眠。
译注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
插棘编篱:即用荆棘编成篱笆。指开始种竹时的情况。棘,有刺的草木。寒碧:苍翠。寒,清冷,竹叶给人有清凉之感,故称寒碧。涟漪:细小的水波。
掠地:卷地;从地上刮来。秋:清凉。赤日:夏天的太阳。午:中午。
箨:竹类躯干上生出的叶,俗称“笋壳。”竹竿生长过程中逐步脱落,称为“解箨”。簌簌:象声词,此形容笋壳脱落时的声音。放梢:竹梢生长伸展。梢,枝头末端。离离:茂盛的样子。此指枝繁叶茂。
簟:一种轻便细巧的竹席。
诗的形象性很重要,咏物诗更是如此。一株树,一竿竹,一朵花,看起来是静止的东西,比较平常,但有才华的诗人,通过艺术的语言,从各个侧面,以恰当的描画把它形象地表达出来,就会把景物写活,从而“静止”的东西也会变得栩栩如生。陆游这首咏竹诗,正是以“多侧面”的形象性描写,赋予“东湖新竹”以生命。诗的开头一句,写出种竹时的情景,接下来一连五句,都是从不同角度,对新竹进行形象化的描绘。第二句“寒碧映涟漪”,通过水来反映它的疏影。这里竹的“寒碧”和水的“涟漪”,互相呼应,都有“冷”、“凉”的含意。第三句“清风掠地秋先到”,通过“风”来反映竹梢的敏感和迎风摇曳的情景,“秋先到”三字,十分准确,生动,把“新竹”纤枝因风而动的特点,形象地烘托出来。第四句“赤日行天午不知”,通过“光”来反映它的绿荫萋萋、一片苍翠的景象。五六两句中“声簌簌”、“叶离离”,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形象逼真地描画出新竹成长过程中的特点,读后使人如见如闻。最后两句抒情,写作者对竹林的爱慕和想望,希望“官闲”是经常到此“枕簟”。而这竹篾制成的“簟”,又呼应试题的“竹”字。这首诗由于在形象性方面着意求工,诗意也就更加清新传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