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北窗攲枕雨濛濛,梦破青山落眼中。唤取隐居来此住,人间却有万松风。
猜你喜欢
老夫爱此摩云干,欲下黄冈尚据鞍。一疋犹无好东绢,凭谁貌出万松看。
衮冕曾迎凤驾来,烟沉金阙半蒿莱。
霞蒸日气红初上,云压松阴黑半开。
玉井霆轰龙起蛰,虚窗笙响鹤飞回。
前朝事往云无迹,愁听江声入夜哀。
天柱峰无比肩,郁郁高松满川。万身苍髯老禅,刳心忘义忘年。
说法曾无间歇,松风寺后山前。四海五湖衲子,更于何处参玄。
若觅向上关捩,灵龟石下流泉。太平堂中老将,家活都无一钱。
会得佛头著地,不会佛脚梢天。
感君惠我二柏树,为君试写万松图。醉中落笔无远近,醒后看之亦扶疏。
梦入天台第几峰,千岩万壑尽苍松。晴宵白昼作风雨,屈枝老干蟠虬龙。
闻道此中堪避世,服松餐柏固元气。祗因轩冕误长生,佳树移来想高致。
野人家在沧海浔,顿令蓬户罗清阴。病来已弃大夫职,老去能参般若心。
吁嗟乎得此二柏树,何啻双南金。
萧散综琴书,疲疾谢回乱。清云汎阑暑,白水激文澜。
于心怀我友,翩翩振词翰。比室谐言晤,抚景悦流玩。
孔公赞龙蠖,庄生明吹万。理感由神诣,情赏非虚叹。
鄙哉辨雌霓,安知睹河汉。愿投忘形契,去适无穷岸。
驱车出郭门,行行憩逆旅。
童仆相为言,有客驰马去。
云追南行者,昨已奉严旨。
闻之一惊叹,我罪以何抵。
全辽奄然丧,谋国者谁子?舍彼逋逃臣,苛此章句士。
士固各有志,进退绰然耳。
不闻盛明朝,罗士以鞭棰。
吾观长安中,纵横曳朱紫。
云台逞高议,意气一何侈。
但恃虏不来,来亦竟无恃。
吾侪藜藿人,敢云肉食鄙。
进既不求荣,退则如脱屣。
会当翔冥冥,何乃吓腐鼠。¤
兄弟共行游,驱车出西城。
野田广开辟,川渠互相经。
黍(shǔ)稷(jì)何郁郁,流波激悲声。
菱芡(qiàn)覆绿水,芙蓉发丹荣。
柳垂重荫绿,向我池边生。
乘渚望长洲,群鸟讙(huān)哗鸣。
萍藻泛滥浮,澹(dàn)澹随风倾。
忘忧共容与,畅此千秋情。
好兄弟几个一块出来,把车子赶到西城门外。
广阔的田野已被开垦,无数的水渠成队成排。
谷子和高粱多么繁茂,淙淙的渠水真有气派。
菱角鸡头米盖着绿水,芙蓉的红花笑逐颜开。
柳枝披垂立一道绿墙,轻轻把池子环抱起来。
登上了小渚远望大洲,听一片鸟鸣心头畅快。
浮萍和水藻池中飘满,风吹着它们东倒西歪。。
观此景叫人闲适无愁,长久的美情难以忘怀。
参考资料:
1、余冠英.三曹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第二版):33
2、张可礼宿美丽编选.曹操曹丕曹植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68-70
玄武陂(bēi):建安十三年(208),曹操为了训练水师,在邺城西南开辟玄武池。陂,堤岸。兄弟:指曹丕、曹植等人。西城:指邺城之西门。
互相经:互相交通。经,经过。此为交叉之意。
黍稷:泛指农作物。黍,黄小米。稷,高粱。郁郁:茂密的样子。激:水流因受阻而腾涌、飞溅。悲声:动听的响声。
菱芡:水生植物菱角和鸡头,皆可食用。芙蓉:荷花。丹荣:红花。
荫:树荫。
乘:登上。渚:小洲,水中的小块陆地。洲:水中的陆地。讙:喧哗。
萍藻:水生植物浮萍和藻类植物。泛滥:广阔的样子。一作滥泛。澹澹:水波摇动的样子。
倾:倒。容与:舒缓安适的样子。千秋情:永恒的友谊,此或仅指兄弟手足之情。
这是一首记游写景之作。此诗用直叙的方法,写诗人同弟弟行游玄武池时所看到的景物和愉悦忘忧的心态。
“兄弟共行游,驱车出西城”两句点明出城行游一事和行游的地点。人在野外观赏景物时,一般都是由宏观到微观。“野田广开辟,川渠互相经”两句写在邺城西面宏观看到野外宽广开阔的田地和纵横交织的河渠。接下去,从宏观到微观。“黍稷何郁郁”一句由“野田广开辟”一句而来,写田野里庄稼茂盛。“流波激悲声”一句由“川渠互相经”一句而来,写流水发出动听的声响。“菱芡覆绿水”以下八句,由写田野、河渠转向写玄武池的各种景物:菱芡、荷花、垂柳、萍藻,叶绿花红,枝繁叶茂;池中绿水随风动荡,长洲上的群鸟在欢快歌唱。在诗人笔下,玄武池之美景令人神往:田野广阔,庄稼茂盛;池水交错,波涛汹涌;绿水红花,柳荫照水;萍藻泛滥,众鸟喧哗。形象鲜明,有声有色,生动具体,写出了玄武池的美丽和勃勃生机。如此之美景,足以使人忘记忧伤,沉浸在欢畅之中。最后“忘忧共容与,畅此千秋情”两句,由景及情,自然地收束了全诗。
此诗虽属游宴诗,但同建安时期的其他游宴诗相比,却有不同。它没有涉及宴乐,而是用自然的语言集中描写田园景物,具有后来田园诗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