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是身虚空中,如云本无有。
游行又其寄,纵乐安得久。
嵌岩大磈质,鑱削奇鬼手。
栋宇起何年,名称出谁口。
忆昔扳藤曼,凌空讶鸡狗。
疏疏石生窾,剡剡室悬斗。
乘峻开栈梯,缘晨挂窗牖。
岂无题壁堂,多逢斫畲叟。
贤侯韦平家,雅韵王谢友。
骊珠百四十,模写已八九。
坐我南楼庆,浇我北海酒。
人生主客意,如此岂云偶。
风花命浮沉,木雁天可否。
悠然付一嘘,山灵倘回首。
猜你喜欢
绀海掣微云,金井暮凉,梧韵风急。何处楼高,想清光先得。江汜冷、冰绡乍洗,素娥堪,菱花再拭。影留人去,忍向夜深,帘户照陈迹。
竹房苔径小,对日暮、数尽烟碧。露蓼香泾,记年时相识。二十五、声声秋点,梦不认、屏山路窄。醉魂幽扬,满地桂阴无人惜。
急:一本作“息”。汜:一本作“妃”。忺:一本作“欢”。
泾:一本作“轻”。
“绀海”三句,状中秋节的天气。言傍晚时分,天青色的空中飘飞着几朵白云,很快天色转暗,夜暮中飒飒秋风吹落下井边的桐叶。此所谓“一叶落而知秋至”也。“何处”两句,想象语。此处是说:时在中秋,不知道哪一处楼阁造得最高,能最先被圆月的亮光照到?“江汜冷”三句,写月光。“汜”,即泛;“悰”,快乐也。此言月光照耀得江水像刚清洗过的绡帛一样泛出阵阵冷意,月中嫦娥在中秋佳节也倍觉高兴,将那圆月一再拭拂,使它一尘不染,光照寰宇。“影留”三句,承上启下,转入己的伤别离。此言天上月儿圆,而地上却人分离。惟剩下室中的遗迹尚在。所以圆月虽明亮,可是词人却不愿看到这深夜的明月光从帘隙中透射进来,以免使他看到室中离人的遗物更添悲伤。至末三句,天上地下适成鲜明对比,使人更是倍觉同情词人之生别离。
“竹房”两句,述孤寂。言词人孤身一人在竹屋中深居简出,所以室外的小径,因为无人走动也长出了苔藓。黄昏日斜,独居无聊,惟有仰望碧天,机械地数着朵朵烟霞,打发这无聊的时光。“露蓼”两句,忆年轻时。言词人年轻时候与伊人(即上片“人去”之离人)曾在灵岩山前的采香泾畔相遇,互相认识。“二十五”两句承前,写今之梦境依稀。“二十五”,可解为过去的二十五年时间。词人今年四十五岁,二十五年前刚是二十岁,与上句“年时”(即年轻时候)相吻合。词人说:二十五年过去了,现在我在梦境中已认不清那条两人曾经走过的“屏山”小径了。“醉魂”两句,言己之醉醒两朦胧矣。此言己在过节时,喝得大醉入梦,所以梦中无法认清小径通向哪里,醒后仍醉意熏熏,连满地的桂花都毫不爱惜的践踏过去。
去岁游新堂,春风雪消后。
池中半篙水,池上千尺柳。
佳人如桃李,胡蝶入衫袖。
山川今何许,疆野已分宿。
岁月不可思,驶若船放溜。
繁华真一梦,寂寞两荣朽。
惟有当时月,依然照杯酒。
应怜船上人,坐稳不知漏。
明月入华池,反照池上堂。
堂中隐几人,心与水月凉。
风萤已无迹,露草时有光。
起观河汉流,步屐响长廓。
名都信繁会,千指调丝簧。
先生病不饮,童子为烧香。
独作五字诗,清卓如韦郎。
诗成月渐侧,皎皎两相望。
早岁梳翎慕碧霄,到今回首路迢迢。怪人好作仪同面,顾我偏羞彭泽腰。
秋蟀春鹒人鬓改,芦帘土锉客魂消。可怜羽翼摧残后,一片伤心逐暮潮。
乞天三日海云阴,一雨居然胜雨金。花气满城珠市润,水痕绕郭缦田深。
少酬大旱为霖愿,同有长生报晰心。春酒介眉兼志喜,兕觥遥为使君斟。
日日营幽事,时时有好怀。
雨园残竹粉,风砌落松钗。
伴蝶行花径,听蛙傍水涯。
穷通了无谓,不必更安排。
雪茹冰餐入骨香,帽欹驴瘦尽诗狂。
人传幼妇皆称绝,鬼笑家兄不姓方。
细雨寒灯初梦短,断丝枯木一声长。
上天已辨河东赋,岂有长贫执戟郎。
月中丹桂输先手,镜里朱颜正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