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城鸡才一唱,促驾不言劳。地转南山近,天回北斗高。
宫槐交大道,御柳夹长壕。过尽楼台影,参差入野蒿。
猜你喜欢
游子空有怀,赏心杳无路。前程数千里,乘夜连轻驭。
缭绕松筱中,苍茫犹未曙。遥闻孤村犬,暗指人家去。
疲马怀涧泉,征衣犯霜露。喧呼谿鸟惊,沙上或骞翥。
娟娟东岑月,照耀独归虑。
三更月黑漏迟迟,正是同君永别时。残药已抛馀宿火,孤灯还照旧题诗。
雁群入雾行应断,鹤子无阴和更悲。我欲吞声吞不得,杜鹃啼彻海东涯。
南望临广野,见此山与河。河水深以长,高山复峨峨。
秋风木叶下,鸿雁当天过。物象殊清迥,凭吊忧思多。
云树不可极,我心劳如何。
春云浓淡日微光,双阙(què)重门耸建章。
不上楼来知几日,满城无算柳梢黄。
天上有一点淡淡的白云,春日的阳光轻轻地照在不远处高耸的楼宇上。
才几天不上楼来,想不到满城的柳树枝头,就吐出了无数淡黄色的嫩芽。
参考资料:
1、晓光选编.儿童版·中华古诗三百首.浙江: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01:107
铨(quán)楼:铨楼,即考场的楼上,铨,有考选之意。阙:古代皇宫前面的高大建筑物,建成高台,台上起楼,左右各一,故为双阙。重门:一重又一重的门。建章:汉武帝时的宫殿名称,这里借指宋代的宫殿。
无算:无数。柳梢黄:柳梢上的嫩芽。
一、二句是写诗人试后登楼所见。“”诗人登上开封府内的考选楼,只见春云浓淡,不一变幻,然“浓妆淡抹总相宜”,更兼日曜微光,以至日光和谐,衬作宫殿的背景,使“双阙重门耸建章”有广袤的空间背景。从外观到内景,写得凝重,而又背景浑厚。一、二两句,不无“大宋威武,天下太平”之意。
三、四句则写诗人登楼后内心所感。“”不上宫殿中的铨楼没几天,只见满城无数柳梢黄,时光荏苒,岁月无情,登此铨楼,诗人若有所思。科举考试,至宋臻于极盛,朝廷有“选举法’’,诗人身为朝臣,亲自与事,登临考楼,得无思乎?“无算”一词,却于全句通俗中见古雅。
诗人考试毕登临,他的心态,似慰勉,似忻喜,似览观盛世,似不无忧世。从宏观背景,到满城柳梢,从外观“双阙”,到内景宋宫,从院楼群落,到铨楼一处,从春云浓淡,到柳梢泛黄,无不全收诗人眼底,作了层次分明,色调丰富的反映,全诗以自然美为主调,由于诗人素主行文简淡,写自然美也不浓妆而工淡抹,于简淡中见多样,更需识力和功力。
建武薄三公,尚书领西掖。虽复当枢要,厥佩犹铜墨。
久次文无害,始为二千石。尾大终压身,备物仍典册。
千载同兹恨,学士充内职。上可蔽主权,下不膺吏责。
却顾九列人,黯黮无颜色。
中年才子躭丝竹,俭岁高人厌薜蘿。
两种情怀皆可谅,阳秋贬笔未宜多。
黯淡灯花开又落,此夜云踨,知向谁边著。
频弄玉钗思旧约,知君未忍浑抛却。
妾意苦专君苦博,君似朝阳,妾似倾阳藿。
但与百花相斗作,君恩妾命原非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