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朵朵秋香水墨妆,棱棱铁面带青霜。芙蓉妖艳羞相见,零落残红野水傍。
猜你喜欢
望江亭望晚江晴,飒飒秋兼风水声。
寺隔数峰犹未到,禅灯几点翠微明。
十载亡吾友,中宵有泪痕。何曾离梦里,容易闭泉门。
鹤发亲犹健,鹓雏翼渐鶱。一抔仍未卜,惭负不堪言。
花肥叶大两三枝,香浮白玉卮。轻罗团扇写冰姿,何劳腻粉施。
新雨后,好风吹,闲阶月上时。碧天如水影迟迟,清芬晚更宜。
北阙(què)圣人歌太康,南冠君子窜遐(xiá)荒。
汉酺(pú)闻奏钧天乐,愿得风吹到夜郎。
朝廷的大人们在教颂盛世的太平安康,我一个罪囚却被放逐到遥远荒僻的地方。
闻道朝廷大赦赐酺,奏钧天乐章,多想得到那东风,把这消息吹到夜郎。
参考资料:
1、詹福瑞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953-954
2、裴斐.李白诗歌赏析集.成都:巴蜀书社,1988:254-256
北阙:古代皇宫北面的门楼,为大臣等候朝见的地方。此代指朝廷。圣人:指皇帝。太康:太平安康。南冠君子:此指被郑人俘虏并献到晋国的楚国伶人钟仪。遐荒:远方荒僻之地。
汉酺:汉时之酺,此以汉代唐。钧天乐:天庭仙乐。这里用以指朝廷赐酺时所奏的乐曲。
这首诗开头以钟仪自况。钟仪被俘为囚,仍然戴南冠,操南音,眷念楚国;李白也是如此,既关心国运,又眷念唐朝,而且他又在南方被拘囚流放,处境与钟仪相近。李白在浔阳狱中写的《万愤词投魏郎中》有句云:南冠君子,呼天而啼“,也是以钟仪自比,可以彼此参照。唐朝国势好转,大赦赐酺,固然使人欢欣鼓舞;但诗人却要远窜遐荒,命运乖舛。“北阙”二句使用了整齐的对偶,一边写朝廷歌舞升平,一边写自己垂老投荒,真是“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杜甫《梦李白》),可见诗人的情绪是非常凄凉和悲伤的。
前二句是写事实,后二句则写希望。李白希望钧天乐这样美妙的乐曲,随着风势远吹到夜郎,使他能够听到。实际上,他当然不仅仅是为了欣赏到美妙的音乐,而是渴望大赦的恩泽,自己也能受到沾溉,得以免除远窜遐荒的处分。对于远方暂时不能接触到的事物,李白在诗篇中往往幻想凭借风力来达到目标。比如当他怀念远贬龙标的王昌龄时,就说:“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这首《流夜郎闻酺不预》末二句与之相似,只是他不是要自己的思想感情吹向远方,而是要朝廷的恩泽吹到自己身上来。这些都表现出他善于驰骋想象以表达自己激荡感情的特色。
千丝杨柳拂征蓬,一望菱花漾晓风。
人在画楼高处立,鹭鸶飞入水晶宫。
每说远公栖隐处,乱云□歌石难通。
不是樵夫相指引,无云得到此山中。
鹤楼千尺倚晴阑,大别山前舞峻鸾。昨日英雄无问处,依然江汉涌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