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八月涛江上,风高万里秋。珊瑚归铁网,琬琰落银钩。
谈笑真能事,追寻尽胜流。凭谁挽强弩,百箭射潮头。
猜你喜欢
掷(zhì)柳迁乔太有情,交交时作弄机声。
洛阳三月花如锦(jǐn),多少工夫织得成。
春天,黄莺飞鸣迅速,穿梭于园林之间,时而在柳树上,时而在乔木上,似乎对林间的一切都有着深厚的情感。黄莺的啼叫声就像踏动织布机时发出的声音一般。
洛阳三月,百花争奇斗艳,竞相开放,犹如锦绣。你看那些辛勤的黄莺正忙碌于园林之中,正是它们,费了多么大的工夫,才织成如此壮丽迷人的春色啊!
本站。
掷柳:从柳枝上投掷下来,这里形容黄莺在柳枝间飞下时轻捷的样子。迁乔:迁移到高大的乔木上。这里形容黄莺往上飞时轻快的样子。交交:形容黄莺的鸣叫声。弄机声:开动织布机发出的响声。
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花如锦:花开得像锦绣一样美丽。织得成:织得出来,织得完。
这首诗描写了农历三月期间,洛阳花开似锦的美好春光。诗的大意说:黄莺在柳林里像穿梭般地飞上飞下,穿来穿去,对春光有无限情意;不时地发出“交交”的鸣叫声,这声音又好像开动织布机时的响声。农历三月季节,洛阳的花儿万紫千红,开得如同锦绣一般美丽,这些彩锦不知得用多少功夫才能织得出来。
这是一首描写春天的作品。全诗中没有一个春字,而洛阳春天锦绣一样的美丽景色却跃然纸上。诗在这里选取了莺鸟和柳树两种素材。鸟儿在丝丝的柳绦中飞舞,让人很容易得想起丝线织成的绣品,而嘈杂的鸟鸣声也好像机器的声音,因此和莺梭这个题目很贴切。后一句有点同情下层劳动人民的意思,洛阳那么大,莺鸟竟然将它装点得五彩斑斓,那要飞得非常久,花非常多的功夫。而三月的洛阳也是因为有手工业者辛勤劳动才使人们能衣着亮丽,使三月的洛阳真正艳丽似锦绣的。
黄莺在这里是被赞美的,它的勤劳换来了洛阳的美丽,而这里面如果没有春天的力量,鸟儿固然不会飞来编织锦绣,柳树的枝条也没有翠绿的颜色,织起来也就不会那么艳丽了。所以赞美黄莺其实就是在赞美春天的勃勃生机,赞美春天带来了万物的欣欣向荣。诗人心中对春天的崇敬之情,通过“多少功夫织得成”来表达,一句感叹将情绪宣泄了出来,和前面的诗句相辅相成,浑然一体。
这首诗善于用明暗的比喻。把柳莺的飞下飞上喻为莺梭,把它的“交交”鸣叫声喻作机声,把洛阳盛开的花儿喻作锦绣,这些比喻形象、生动、传神。在古代写景咏物的小诗中,这也是很有名的一首。
新息从来忆少游,高平无那客荆州。田间已识羊牛好,江上仍为雁鹜谋。
臣朔侏儒有饥饱,中郎都尉各兜鍪。吾侪三十年方壮,裸壤龙章傥可休。
八座蝉联属弟兄,当年门地足辉荣。可嗟不富经纶业,唯著丹青制造名。
欲救斯民病久尪,想君家谱有奇方。但须去恶犹去草,要使牧人如牧羊。
正值彫残经寇乱,还思激烈咏时康。当年手种闲桃李,今日成阴总类棠。
自屈星屏佐碧油,艰危同济此风舟。
平山杨柳留佳话,庚岭梅花想胜游。
公到玉阶宜抗论,我寻画舸便归休。
他时若访无真里,野水中间一白鸥。
从宾会高堂,嘉鱼脱重渊。
霜鳃尚呀呷,绿藻仍牵连。
厨人起揎袖,刀机鸣铿然。
断尾頳縠碎,批鳞玉花翩。
云雷蓊深釜,清香已遥传。
投葱裂素丝,裁姜落金钱。
陶瓯举筠箸,更觉真味全。
细纹松江鲈,缩颈槎头鳊。
吾侪但知饱,美恶无弃捐。
何论调羹手,聊复试小鲜。
扈圣当元祐,雄名独擅长。群公调玉烛,延阁近扶桑。
挥洒惊雷雨,观瞻列堵墙。密云来北苑,珍果出明光。
柱下惟青史,银台无露章。胡为随逐客,不作瑞斋房。
岑寂金华省,萧条玉笋行。长庚万里去,大雅百夫望。
老觉丹心壮,闲知清画长。珍蔬时入馔,荔子喜传芳。
世故跏趺远,生涯啸傲傍。甘为剑外客,谁念太官羊。
宣室二天诏,遗弓万国伤。老臣还召毕,陛下过成康。
泽笏皆忠谠,弹冠多俊良。力辞佳吏部,直作老潜郎。
忆在金华日,宁扶八座床。未能窥绛帐,颇识戏罗囊。
候雁随阳去,奔驹度隙忙。千秋铜狄泣,万古玉人藏。
诸阮衅犹在,蕲春痛未央。群雏极鹅雁,众口叹蛩螀。
恨乏一廛地,归来屡择乡。亲交标鬼录,卜筑近僧坊。
宿鸟频窥牖,行蜗每画梁。著渠上麟阁,耻学赋高唐。
勤我十年梦,持公一瓣香。聊堪比游夏,何敢似班扬。
尚愧管中见,应须肘后方。他时解颜笑,何止获升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