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石室春同入,龙宫夜不眠。青天双瀑下,明月二楼悬。
羽盖悲陈迹,金书忆晋年。何如绮与角,长赋采芝篇。
猜你喜欢
山眠披雾起,选石出林邱。玉乳千秋漱,云光镇日浮。
放歌来独鹤,争席狎群鸥。顿觉尘心洗,丹砂不待求。
粉靥金裳。映绣屏认得,旧日萧娘。翠微高处,故人帽底,一年最好,偏是重阳。避春祗怕春不远,望幽径、偷理秋妆。殢醉乡。寸心似翦,飘荡愁觞。
潮腮笑入清霜。斗万花样巧,深染蜂黄。露痕千点,自怜旧色,寒泉半掬,百感幽香。雁声不到东篱畔,满城但、风雨凄凉。最断肠。夜深怨蝶飞狂。
一年最好:一本无“一年”二字。望:一本作“傍”。
《惜黄花慢》,词牌名,双调,一百零八字,上片十二句六平韵,下片十一句六平韵。
“粉靥”三句,以人拟菊。“萧娘”是唐宋人对女子的泛称。元稹诗:“揄挪陶令缘求酒,结托萧娘只在诗。”杨巨源《崔娘》诗:“风流才子多春思,肠断萧娘一纸书”等句,皆是此意。此言菊花粉红色的花蕊恰如佳人脸颊上的酒涡;菊的花瓣又似美人身上金黄色的衣裙。盛开的菊花与女郎绣架上刺绣的花样是非常相似。“翠微”四句。言一年之中最迷人的是重阳佳节。词人说:那时我与友人同登高山,采下鲜艳的菊花,互相斜插在帽下发间,应景助兴。“避春”两句是说:菊花原想避开繁花似锦的春天,所以等到秋季才一枝独秀而盛开的;然而偏是天生丽质,在秋天开得千姿百态,与春日的繁花斗艳不差毫厘,甚至我在山间小径漫步时,也可以发现路两旁也悄悄地盛放着黄花。“殢醉乡”三句是说:眼前菊花虽美,却依然难解我心中的愁思,所以举杯销愁惟有杜康。但“举杯销愁愁更愁”,我潦倒醉乡仍是心似刀绞,那无穷的愁思,剪不断,理还乱。上片重在写菊之形神,兼述自己的心情。
“潮腮”三句,言菊的花瓣沾着清霜好像人湿润的笑靥。深黄色的菊花,虽是同一个名字,但品种繁多,拥有一花竞开,百品争艳之势。“露痕”四句。言词人清晨漫步菊丛,见菊花上露珠点点,更使人百看不厌。词人且捧起清泉灌浇黄菊,菊花也“投桃报李”发出阵阵幽香浸人肺腑。“雁声”四句,点出词人忧愁的原因,与上片结句遥向呼应。言词人虽能在田园中栽菊自娱,但最可恨的是远方亲人并无片字只语传来音信。而且城中又开始风雨交加,深夜里词人忧思难眠,担心园中的菊丛是不是会被这一夜风雨吹打得枝断、叶落、花零乱。下片强调好景不常。全词系咏本调。
市尽官河得雪清。孤游移舸避妍晴。春愁似水连鸥起,山色通桥与雁平。
年事换,雨香零。题诗谁寄草堂灵。酒醒寺寺钟声发,仿佛江船夜半听。
莫笑杭州别驾村,昔曾柱下数承恩。
而今虽是江湖吏,犹有当时七字尊。
高栋层轩夜未央,溶溶新绿涨池塘。风轻杨柳金丝软,月淡梨花玉骨香。
乱唾碧茸纡曲径,独循青琐转回廊。千金一刻谁能买,输与豪家白面郎。
蓬山沦没阻东归,看惯年年海水飞。剩有壶公教地缩,更无苌叔与天违。
箖箊落日神猿哭,苜蓿秋风虏马肥。今日秦庭非复昔,休将九顿拜无衣。
诗到黄初字永和,半生西望遡明河。
已招学士来儒馆,更欠山人拜谏坡。
四库旧书存有几,五朝遗老苦无多。
传闻将讲临雍礼,小驻骊驹白玉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