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古人负高蕴,举世无知己。抒愫托微吟,千载待其侣。
我今洞谅之,黄泉不可起。神情既潜会,叹息曷容止。
苍天指为正,何必同堂语。
猜你喜欢
相彼同生人,时芳共俄倾。荣枯虽不齐,均此素秋殒。
贵贱何必殊,执之无留影。所以达观流,彭殇归一轸。
骄人何好好,风波冒挥骋。金玉靡有厌,冥酣溺无醒。
大期一朝来,何炎不销烬。祸生自为胎,颓名谁与拯。
所贵素心者,逍遥寄肱枕。旦夕无怔营,安安卧林境。
穷达皆偶然,智巧非所期。世人经营之,谓可取而携。
蜂图蚕搆茧,迨死竟沉迷。举国皆若狂,安分抑何稀。
君子履其常,恒以天命持。所遇即成欢,晏然在閒居。
铢毫岂能益,蹈之不复疑。飞蓬与流萍,随飙顺所栖。
朱博踰台鼎,郗生有愧辞。翰音实不从,妖孽自来欺。
所贵从吾好,此训心耿如。
常览肥遁踪,思与古贤对。其骨夕已尘,忉忉念萝薜。
竹帛有遗言,昭兹托衷肺。超超诣玄表,混混皆雅致。
诵言若耳聆,俨成金兰会。日久酣此中,庶几永神契。
东风稍杀北风劲,庶几可以借帆力。况有山神预告期,未敢迟延误晷刻。
纵然掀簸我不妨,自矢平生志无惑。澎湖奈较台阳高,往来尚须几梭织。
直到料罗最上头,南针方指巽方直。朝暾未起早开船,舵工转舵日中昃。
犹恐太蚤不见山,驶回重把帆缭勒。此时舟行亦怖人,浪比山高穿崱屴。
一起上欲干云霄,一落不知千万尺。天光黝黯水光黫,天水胶粘合成色。
须臾月出冷无光,荡摇那辨轮盈蚀。堆成万片碧玻璃,滉漾转使中心恻。
一舟难拟太仓稊,孑然中处我其一。人生纷攘亦何为,何啻蝼蚁分疆域。
方兴浩叹忘颠危,出海请我舱中息。神奇怪异百不闻,襆被蒙头守缄默。
天明试问澎湖山,但见毫芒一痕墨。心疲力倦双睫交,梦魂已入南柯国。
十年去京国,高卧西山陲。天趣常自得,他人安足知。
竹馆鸣琴处,河塘坐钓时。劳心尘事者,何日赴幽期。
良时不复再,渐老更难言。远水犹经眼,高楼似断魂。
依依宋玉宅,历历长卿村。今日空江畔,相于只酒樽。
皓态孤芳压俗姿,不堪复写拂云枝。
从来万事嫌高格,莫怪梅花着地垂。
“从来万事兼高格,莫怪梅花着地垂。”这是一首题画诗,是徐渭题咏王冕《倒枝梅画》的。
王元章即王冕,他是元末明初诗人、画家,字元章,号竹斋,别号梅花屋主,浙江诸暨人。徐渭和王冕在经历和个性上有些共同点。王冕主要生活在元代,屡应进士试,都不中。也不屑做州县小官,只临死那年,朱元璋授以咨议参军之职。王冕的性格卓荦不群。徐渭生活在明代,也是屡试不中,终身不得志功名。只做过幕客,没有官职。徐渭生性放纵,不愿受传统礼法的束缚。他和王冕都喜欢游历,都会书画诗文。可能正是两人的这些共同点,使徐渭看到王冕的《倒枝梅画》有了写这首题画诗的灵感。诗通过评论王冕的倒枝梅花图,抒发自己对世道不公,仕途黑暗的愤慨之情。
这是首七言绝句。前两句评论王冕作的倒枝梅花图的特点。从梅花的颜色和气味肯定梅花具有洁白的姿态,独有的芳香,她的神韵可以压倒其他花的俗气的姿态。王冕不能再画梅花高高挺起的梅枝。为什么不能再画梅花的高枝呢?因梅花本身的色、香所具有的特点,不画高枝也能展示其特有的神韵了。
后两句就王冕梅花图再引申发表议论。联系当时社会生活里种种不公平的现象,作者愤恨地指出,从古以来,世上庸俗的人看待万般事情总厌恶高尚的风格。这话实际上从时间之久,到事情包罗之广,同情具有高尚风格的人,而对厌恶甚至迫害具有高尚风格的人恶劣世俗加以抨击。正因为世俗不公,所以最后又回到王冕的画上来,不能责怪王冕把梅花的枝头画成下垂到地面了。
徐渭在《自为墓志铭》中说自己“贱而懒且直,故惮贵交似傲,与众处不免袒裼tǎnxi)似玩,人多病之。”(身份低贱,个性懒惰而且耿直,所以害怕与贵人交往好像很骄傲,与众人相处不免敞开外衣,露出胳膊,好像玩世不恭。人们多指责我。)他这样的性格豪放不羁,在当时社会不为世俗所容也就不奇怪了。他的这首题画诗也是他发泄对世俗社会不满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