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寒林白尽晚归鸦,路有饥寒尚役车。可惜细非荞麦面,更怜朵似木棉花。
有秋定自占来岁,公道何曾隔一家。檐下穷黎思曝背,愿为千丈拨云叉。
猜你喜欢
长空威发冻云黏,寒比金吾禁更严。词客漫誇梁苑赋,司农欲税谢家盐。
杯浮琥珀羊酥酒,帽拥葳苏獭尾檐。要我开怀真痛饮,真须立马雪山尖。
今日天气佳,清吹与鸣弹。
感彼柏下人,安得不为欢。
清歌散新声,绿酒开芳颜。
未知明日事,余襟良以殚。
今日天气多美好,管乐清吹鸣琴弹。
感慨柏下长眠者,人生怎能不为欢?
清歌一曲发新声,新酒使人开笑颜。未知明日事,余襟以殚。未知明日生死事,快意当前且尽欢。
参考资料:
1、孟二冬.《陶渊明集译注》:昆仑出版社,2008-01.第30页
诸人:众人。周家墓:据《晋书·周访传》载:陶侃(kǎn)当初乡居未显达时,遭父母丧,将要下葬,家中忽失一牛。陶侃寻牛时遇一老父,老父说:“前冈见一牛,眠山污中,其地若葬,位极人臣矣。”又指一山说:“此亦其次,当出二千石。”于是陶侃葬父母于前一山。将另一山指示给周访,访葬其父,果为刺史。陶、周两家世婚。陶渊明这次所游之地,也许就是周访家墓。清吹:指管乐器。鸣弹:指弦乐器。
感:感悟,有感于。柏下人:指葬在柏树下的墓中人。安得:怎能。
清歌:清亮的歌声。散:发出。绿酒:新酒。刚酿出来的酒呈绿色,故称。开:启。芳颜:美好的容颜。指笑逐颜开。未知明日事,余襟(jīn)以殚(dān)。明日事:指将来之事,包括生死之忧。襟:心怀。良:甚。殚:竭尽。
这首诗就内容看,当是陶渊明归田以后的作品。篇幅简短,内容平凡,但却博得很多人的赞赏,当有其不平凡的所在。说平凡,如“今日天气佳,清吹与鸣弹。”“清歌散新声,绿酒开芳颜。”写在某一天气候很好的日子里,和一些朋友结伴出游,就地开颜欢饮,或唱“清歌”,或吹管乐和弹奏弦乐以助兴。这都是很普通的活动,诗所用的语言也很普通。说不平凡,因为所游是在人家墓地的柏树下,要“为欢”偏又选择这种容易引人伤感的地方。在引人伤感的地方能够“为欢”的人,不是极端麻木不仁的庸夫俗子,应该就是胸怀极端了悟超脱,能勘破俗谛,消除对于死亡的畏惧的高人。渊明并不麻木,他明显地“感彼柏下人”死后长埋地下所显示的人生短促与空虚;并且又从当日时事的变化,从自身的生活或生命的维持看,都有“未知明日事”之感。在这种情况下,还能“为欢”;还能做到“余襟良已殚”,即能做到胸中郁积尽消,欢情畅竭,当然有其高出于人的不平凡的了悟与超脱。以论对于生死问题的了悟与超脱,在渊明的诗文中,随处可见,如《连雨独饮》:“运生会归尽,终古谓之然。”《五月中和戴主簿》:“既来孰不去,人理固有终。”《神释》:“老少同一死,贤愚无复数。”“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挽歌诗》:“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归去来兮辞》:“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这是一种自然运化观、朴素生死观,比起当时“服食求神仙”、追求“神不灭”的士大夫,不知高出多少倍。
不出门庭十五年,旧游遥历重凄然。昂藏徒有平生志,容易因循雪满颠。
郁郁陌上桑,盈盈道旁女。
送君上河梁,拭泪不能语。
郁郁陌上桑,遥遥山下蹊。
君去戍万里,妾来守空闺。
郁郁陌上桑,皎皎云间月。
非无巧笑姿,皓齿为谁发?
郁郁陌上桑,袅袅机头丝。
君行亦宜返,今夕是何时。
璇题飞白御毫新,三体琼章妙入神。
特赐禁林为盛事,只缘明主重名臣。
青编辉映轻前古,丹地深严隔世尘。
金籙祯祥非是宝,玉堂名号眩方贞。
恩荣谁比烟霄客,文彩长悬日月轮。
为报鳌宫主人道,蓬莱全胜昔时春。
五丈原头秋色新,当时许国欲忘身。
长安之西过万里,北斗以南惟一人。
往事已如辽海鹤,余年空羡葛天民。
腰间白羽凋零尽,却照清溪整角巾。
岁律峥嵘又欲还,鸣条风急作清寒。菊英媚日犹呈秀,梅蕊包香未吐檀。
江水过门兼汐到,乡山当面带云看。是身已觉都无事,只有空飧不自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