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云石苍凉径路遥,一声啼鸟背归樵。行边若得仙棋看,不管斜晖转树腰。
猜你喜欢
钵饭糁桃花,釜羹烹野菜。吃了日烘烘,曝背茅檐下。
佛法身心烂似泥,千圣眼觑无缝罅。吽吽,伎死禅和,唤起来打。
云起岧峣峰峤变,老松绕壑抱烟霞。三十六峰无限境,云开堕地乱峰斜。
家住苍梧宦入燕,迢迢亲舍岭云边。道行绛帐青毡外,梦绕斑衣白发前。
远道双鱼春水隔,寒窗微蠹夜灯悬。不知坛杏花閒月,几许清吟付彩笺。
客舍春归不待余,薰风相款竟何如。绵蛮到处莺求友,来去无时燕卜居。
日色渐长堪晒药,衙门多暇惯抄书。故人千里应相忆,试向河头觅鲤鱼。
兵火有余烬(jìn),贫村才数家。
无人争晓渡,残月下寒沙。
战争过后那余下火灰犹存,遭兵洗劫只剩几户穷人家。
拂晓之时江面上无人争渡,寒气袭人向沙滩残月西沉。
参考资料:
1、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十二):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105-106
2、尚作恩等.晚唐诗译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281-283
余烬:指兵灾之后残存的东西。
作者对军阀所进行的战争持否定批判的态度,对遭受战争之苦的人民怀着深厚的同情。这首诗描写了遭战火洗劫后江边江面荒凉破败的景象。
在这首诗描绘的画面中有两组镜头:一是兵火过后只剩下几户人家的穷村;一是拂晓之时,在残月余辉笼罩之下无人争渡的冷清的江面。诗一开始便点出了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兵火”。“有余烬“三字,说明这场“兵火”刚刚烧过。这首诗的第二句具体的表现了兵火烧过之后的景象,兵火给人们带来的后果。平时,村落虽然贫穷,但不会只有“数家”。战争夺去了无数人的生命,使无数人流离失所,逃往他乡,“贫村”才剩下了“数家”,是战争造的罪孽。一个“才”字表现了诗人痛恨战争的感情,也表现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灾难深重的程度。这首诗的第二组镜头境界开阔,但情调凄凉悲苦。平时,一在拂晓之时,江面上是百舸争流,游人争渡的景象,而此时,在兵火过后,江面上没有了“争渡”的情景,只有那兵火无法烧到的“残月”落向那兵火烧不着“寒沙”。这些描写,蕴含羞人民的苦难,深寓着诗人的感情。
这首诗主要的艺术特点就是由两组画面烘托出凄清冷寂的意境。反战的主题,诗人对此争及战争发动者的憎恨和对人民的同情都是从这里表现出来的。由于在诗中诗人以客观抒情诗人的姿态出现,故而使人更加感到诗境、诗情具有冷静的客观真实性,从而加强了诗歌的感染力。这首诗语言通顺流畅,短短四句小诗,描绘出众多的形象,语言的概括力是很强的。
帝德重尧绪,天心与舜禋。
庆期符後甲,元日际初辛。
土纬扶南极,旄胡拱北辰。
律谐风自艮,衡正斗垂寅。
桂燎灵宫晓,萧脂太室晨。
百神森壁垒,万卫密钩陈。
日月青旗色,雷霆玉辂尘。
洗兵银汉水,收雪紫坛春。
天步临黄道,仙班像玉宸。
陶匏宗素朴,琮璧慕精纯。
秘祝裒时对,高斿欻下宾。
金钟鸣杰虡,朱火*芳薪。
日丽鸡竿矗,天旋凤律新。
端门敷锡後,六合共絪縕。
才子连镳俯近坰,强缉巴词醉墨轻。
我辈讵能捐习气,伊人底事寡诗情。
漫令抆目朝朝望,无复挥毫字字清。
冷淡生涯殊不恶,想应着意讳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