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屠希祖是屠牛坦,今日却屠秋兔毫。
自识有心三副健,可怜无副一心劳。
猜你喜欢
苇管予何爱,轻圆称白毫。
固知今独妙,旧数浙西曹。
代北燕南,应不隔、月明千里。谁相念、胭(yān)脂(zhī)山下,悲哉秋气。小立乍惊清露湿,孤眠最惜浓香腻。况夜鸟、啼绝四更头,边声起。
销不尽,悲歌意。匀(yún)不尽,相思泪。想故园今夜,玉阑谁倚。青海不来如意梦,红笺(jiān)暂写违心字。道别来、浑是不关心,东堂桂。
你我天南地北,然而却不能阻隔千里明月,天涯此时。我伫立在寒夜风中,承受着这寒冷凄清,孤枕难眠。已近四更,城乌夜啼,边声四起,此刻谁又在远方挂念塞外苦寒的我呢?
悲歌不胜消受,悲泪暗流不止,在家乡的故园里,谁又在独倚着栏杆同样神伤呢?只恨无梦可慰相思,唯以违心之字的书信自慰。
参考资料:1、(清)纳兰性德著;聂小晴注译.纳兰词全编笺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3.08,:第77页。
代北燕南:泛指山西、河北一带。代北,原指汉、晋时期之代郡,唐以后之代州北部等。燕南,泛指黄河以北之地。胭脂山:即燕支山。古诗中多代指值得怀念之地。秋气:指秋日的凄清、肃杀之气。边声:指边境上羌管、胡茄、角号等诸多声响。
匀:抹。青海:本指青海省内之最大的咸水湖,北魏时始用此名。后以之喻边远荒漠之地。红笺:红色笺纸,多用以题写诗词等,这里是指书写信札。浑是:全是。东堂桂:因科举考试而及第称为“东堂桂”。
这首词以明月为媒介,以月之照临千里之外的闺房与边地想到了千里之外的亲人,表达了词人对妻子的思念之情。
词的上阕前两句写千里共明月之意,接下两句写此时独自伤悲的心情,再二句描绘相思的情景,结处则以此刻边声、乌啼烘托相思之苦之无助。月的力量是无形又有形的,月光同时弥补了两地难以逾越的距离,使词人的思绪飞跃于两地之间,频频更换的场景模糊了边地于闺房的界限。上片层层转进,曲折婉转。
下阕进一步诉说相思的痛苦。前四句说悲歌不胜消受,悲泪暗流不止,其相思之苦状如此,奈何奈何?下二句又假想妻子也在为别离而伤感,再二句怨恨无梦可慰相思之痛,只有以违心之字的书信聊以自慰。最后二句宕开,是“违心字”的延伸。以思妇之口,道出了征人的不关心思念自己。语虽平淡,但却更显情致绵长深婉。因遥远的距离之隔产生的抱怨于误解恰恰表现出了与妻子感情笃挚、意气相投的底蕴。
全词意象繁密,情感细腻,在缠绵悱恻的思念中平添了慷慨悲凉之气。
君爱白蘋洲,携家面碧流。皇程惟百里,宦迹只扁舟。
过尽江淮地,何如宛洛游。行宫催种柳,禾黍满神州。
生欲吞吴蜀,至死恋铜台。伯气销红粉,陵门长绿苔。
凭谁看歌舞,侑食重徘徊。策马漳河上,英雄事已灰。
零陵水车风作轮,缘江夜响盘空云。
轮盘团团径三丈,水声却在风轮上。
大江日夜东北流,高岸低坼开深沟。
轮盘引水入沟去,分送高田种禾黍。
盘盘自转不用人,年年祇用修车轮。
往年比屋搜军伍,全家载下西凉府。
十家无有三家存,水车卧地多作薪。
荒田无人复愁旱,极目黄茅接长坂。
年来儿长成丁夫,旋开荒田纳官租。
官租不阙足家食,家家复藉水田力。
一车之力食十家,十家不惮勤修车。
但愿人常在家车在轴,不忧禾黍秋不熟。
榕社同星散,回思各黯然。客帆终月雨,江草六朝烟。
骨尚崚嶒在,诗多慷慨传。出门常自悔,欹枕剑滩船。
入幕何来傅粉郎,居然容色似龙阳。书裙是日逢王令,断袖当年忆汉皇。
曲里含桃歌韎韐,车前名果掷琳琅。异时开府能相过,莫遣才人坐别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