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流年及耄敢前期,浮世如沤只自知。
多贮闲愁持抵酒,剩游好景拟供诗。
海东药到宽衰疾,岷下书稀怆别离。
约束春盘莫草草,又当梅发两京时。
猜你喜欢
三月伤心仍晦日,一春多病更阴天。
雄豪亦有流年恨,况是离魂易黯然。
细草绿汀(tīng)洲,王孙耐薄游。
年华初冠带,文体旧弓裘(qiú)。
野渡花争发,春塘水乱流。
使君怜小阮,应念倚门愁。
水中的小洲上长满了小草,王牧要出去游玩了。
年纪刚刚到了及冠之年,文章的体裁风格与父亲的相同。
一场春雨过后山花竞放,争奇斗妍,春水潺流,喷珠溅玉。
王牧的叔父见到他后舍不得他离开,你母亲还在倚门而望,日日盼着你归来呢。
参考资料:
1、王扬选注.送别诗选:湖南文艺出版社,1989.09:662、(清)乔亿编著.大历诗略笺释辑评: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03:378
吉州:今江西吉安县。使君:古对州郡长官的尊称。汀洲:水中小洲。王孙。本指王家子孙,这里指王牧。
冠带:本指帽子和腰带。这里指及冠之年。古代男子二十岁称冠年。文体:文章的体裁风格。弓裘:《礼·学记》:“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后以弓裘比喻子承父业。
小阮:阮籍的侄子阮咸,叔侄二人都在“竹林七贤”之列。这里用以喻王牧叔侄。倚门愁:谓让父母挂念、担忧。
唐人的送行诗很多。但送行有种种情况,诗的情味也就大不一样。这里是送一个年轻人去探望他的叔父,而他的叔父,又是那里的州官。恰逢时节在初春,正是游历的大好时光。对一个刚成年的人来说,游历可以开阔眼界,增长见闻。因此无论从哪方面说,这都是一件好事。尽管离别免不了引起依惜别之情,但也被替对方高兴的心情掩盖了。这就决定了这首诗的明快基调。
诗的首联点明了送人春日出游的意思。诗人化用了前人的诗句。谢灵运《悲哉行》说:“萋萋春草生,王孙游有情。”王孙是对年轻人的尊称。《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漂母对韩信说过这样的话:“吾哀王孙而食之,岂望报乎!”王牧恰好姓王,所以用在这里更显恰当。汀洲,说明送别的地点在水边。细草绿,时值早春,小草刚刚发芽。古人常常把春草和离情联系在一起。《古诗十九首》说:“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江淹《别赋》说:“春草碧色,春水绿浓,送君南浦,伤如之何!”所以一说“细草绿”,惜别之意也就蕴含其中了。
第二联是对被送者的介绍和赞许。古代男子二十而冠,束发戴帽,表示已经成年了。这正是人生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的时候。不仅如此,王牧承继了家学,擅长诗赋,是个才华横溢的人。“四弓裘”,用的是《礼记·学记》的典:“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后来便用“弓冶”、“弓裘”比喻父子世袭的事业。这里既是对王牧的赞许,又是对他所要拜见的叔父的称誉。当然,应酬之作中这类词句难免也有溢美之处。
第三联设想王牧旅途中的见闻。“野渡花争发,春塘水乱流。”这两句描写山野春天雨后的景色。一场春雨过后,山花竞放,争奇斗妍;春水潺流,喷珠溅玉。这才是真正的春天,是身居市朝的人们领略不到的春天的真正的美。这两句诗不仅形象地概括了春日山野的美,而且写得生机勃勃,清新流丽。前人评论道:“李袁州(嘉祐)中兴高流,与钱(起)、郎(士元)别为一体,往往涉于齐梁。绮靡婉丽,盖吴均、何逊之敌。如“野渡花争发,春塘水乱流”、“朝霞晴作雨,湿气晚生寒”,文章之冠冕也。”(《唐音癸签》卷七引刘辰翁语)
第四联设想王牧的叔父见到他后,一定十分怜爱,舍不得他离开。所以嘱咐说:你母亲还在倚门而望,日日盼着你归来呢。小阮,阮籍的侄子阮咸,叔侄二人都在“竹林七贤”之列。这里用以喻王牧叔侄。
全诗清丽流畅,气韵生动,是应酬诗中难得的佳作。沈德潜评论此诗云:“天然名秀,当时称其齐梁风格,不虚也。”(《唐诗别裁》卷十一)
结庐当墓近黄泉,苫块将除骨已仙。合院旧僚伤往事,两京新进哭同年。
尚书有表名长在,仆射无儿事可怜。留得几多章疏藁,难兄和泪为重编。
峨峨飞凤岭,凤去巢不留。迢迢飞龙径,龙睡空山秋。
道逢山中叟,古意何绸缪?贶我以神龟,云昔嘉林游。
误落世网中,灵囿怀故俦。再拜谢佳贶,出山云幽幽。
细观背上文,纵横成九畴。神灵具四目,乃与仓圣侔。
幸未逢刳钻,导引故自优。区区忧养生,何事劳蜉蝣?
老桑不尔祸,灵蓍行尔求。愿尔安食息,千岁一出头。
无须左胁书,重光瑞王侯。吾生似放翁,筑堂思山陬。
三复蒙庄言,曳尾行归休。
新年人物自熙熙,綵索青帘到处垂。日暖桃蹊花落尽,雨深茅屋燕归迟。
登山野屐应频蜡,出郭轻车想载脂。老境逢春正愁绝,为君援笔强题诗。
坟草年年一度青,梅花无主自飘零。定知魂在梅花上,唯有春风唤得醒。
小舟游漾小池中,偶与吾人笑语同。
好把钓竿烟雨里,一蓑放我作渔翁。